世界上大多数的鱼类是在沿海国家的水域捕获的,过度的捕捞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链,让海洋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联合国称,非法捕捞和过度捕捞耗尽了全世界的鱼类资源,每年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并威胁到沿海居民的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保护鱼类的生长,防止鱼群的枯竭,相关部门会设立休渔期,在规定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水域、海域内捉鱼。但休渔期非法捕捞情况时有发生,如何高效对违规捕捞活动进行监管,成为有关部门亟需关注的问题。

除此之外,外国船只未经许可,在另一国管辖水域进行捕捞活动,使用违禁渔具进行捕捞、捕捞超过额配或捕捞违禁物种等非法捕鱼现象也屡禁不止。

随着人们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控制非法捕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为监测,费时费力,可能存在监控死角或者夜间监控难度大等问题。已经有相关部门开始采取无人机进行巡检监测,无人机系统在渔业和海洋资源方面巡检应用方面越来越成熟,在日常的巡查监管任务中,无人机让人们看到了打击非法捕鱼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能够在保护区域进行大范围巡检,在空中展开巡逻,辅助排查部署打击非法捕鱼工作快速展开。无人机能够确定船只是否在保护区内运行,以及所监控的船只是否获得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能够针对水域捕捞状况自主规划路线,自动飞行航线任务;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云台相机采集图像视频信息,进行数据回传;视线易被防护林遮挡的地方,热成像能够通过温度识别非法捕捞者;夜间巡检时,非法捕捞者和执法者‘躲猫猫’,无人机可通过探照灯辅助进行夜间照明搜寻;配置的喊话模块,则可远距离驱散非法捕捞的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巡检监控采集实时数据信息,虽然无人机数据本身并不能证明定罪,但它能都有助于建立一手证据,来作为非法捕捞的绝对证据,辅助有关部门对非法捕捞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打击,化解了渔政执法死角多、取证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