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仲春时节龙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龙抬头”正处在“雨水”、“惊蛰”节气之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作为春耕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龙抬头日亦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今天就来看看二月二到底怎么过!

龙抬头的由来

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时期,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抬头的习俗

祭社神

二月二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又叫土地诞,称为社日节。许多地方的百姓都会举办土地会,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给土地公公暖寿,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龙食

01 吃饺子【咬龙耳】——财源滚滚

饺子形似耳朵,二月二这天吃饺子称之为“咬龙耳”,吃了饺子,新的一年财源就会滚滚而来。

“春不离韭”,春天的韭菜最肥美、最好吃,头茬韭菜更有“比肉香“的说法。这时候来上一顿韭菜馅的饺子,岂不美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吃面【咬龙须】——万事如意

面条形似龙须,二月二食面称为”咬龙须“,寓意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吃馓子【啃龙骨】——平平安安

二月初二这天吃馓子被称之为“啃龙骨”,寓意新的一年不会受各种虫蛇的干扰,家人都平安健康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吃年糕【吞龙胆】——大涨胆识

二月初二这天有吃年搞的习俗,北京地区也会吃驴打滚等,称为“吞龙胆”。民间流传吃了龙胆,来年会更有胆量和见识,家人也会事事顺心,身体更加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吃馄饨【吞龙眼】——开心和顺

二月二吃馄饨为吞龙眼,因为馄饨圆圆的,很像龙的眼睛,人们希望能够双眼炯炯有神,日子过得越来越顺,开心度过每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吃猪头肉【龙抬头】——富足顺心

古代人们都以猪头祭龙头,二月二食猪头为龙抬头。猪头象征着龙头,吃猪头寓意日子过得富足顺心,新的一年能有个好兆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春饼【咬龙鳞】——健健康康

二月初二吃春饼,被人们叫做咬“龙鳞”,谚语称:龙鳞护贵体,寓意一年都健健康康。

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最早源于清代,春饼的口感任性柔软,可以卷入自己喜欢的各种食物,荤素搭配在一起吃营养健康还美味,是春天不可错过的一道美食。千万不要忘记卷上鲜嫩的黄豆芽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8 蒸包子【吃龙蛋】——和和美美

二月初二有蒸包子的习俗,包子蒸的又大又圆,象征着和和美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剃龙头

“二月二”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有民谚为:“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龙抬头优惠,请看下方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