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在古代有很多这样展现豪情壮志地边塞诗。将士们为了国家的兴亡,远赴千里之外的西域平定叛乱。
封建王朝最后一次出征西域,就是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平定阿古柏之乱。他在收复新疆时,为何有5000名印度俘虏?又为何在查明缘由后,于是将阿古柏挫骨扬灰?
(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国不可一日无湘,湘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左宗棠可以说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消灭了太平天国,又发起了洋务运动还大败捻军又着手平息了陕甘之乱。尽管他如此努力,可腐败无能的清廷,就犹如扶不起的阿斗,深陷内忧外患之中。
当乌兹别克人阿古柏率领大军入侵新疆时,还有个棘手的问题摆在清廷面前。那就是西方帝国主义者的舰队,逼近中国内海,对东南沿海地区虎视眈眈。此时朝堂上分成了李派和左派,李鸿章认为应当先对付西方列强,毕竟他们的枪炮眼看都要摆在家门口了。
而左宗棠则认为乾隆皇帝好不容易收复的新疆,怎能轻易沦落外人之手,何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万一阿古柏将战火烧到了关中,那时中原将岌岌可危。最终,还是左宗棠的意见获得了皇帝的支持,他率领湘军远赴新疆作战。
阿古柏的军队不过是些散兵游勇,哪里会是湘军的对手。很快,左宗棠的大军就重新占领了北疆。而阿古柏本人则在节节败退中去世,支持他的势力范围全部归清朝所有。新疆,得以在光绪年间,再度回归祖国。
不过在拿下和田之时,左宗棠心里却犯了嘀咕。他发现城里有很多的外国人,其中有阿拉伯人,有英国人,人数最多的当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人足足有5000之众。
左宗棠当即上报朝廷,问询该当如何处置。慈禧太后也不知如何是好,决议让左宗棠先查清他们来自哪里,又缘何有如此之多。
在多方考证下,左宗棠知道了他们是印度人,都是阿古柏招徕的。得知消息以后,清军将士们异常的愤怒,决议把阿古柏从坟墓里拖出来鞭尸。
古人讲究死者为大,若不是不共戴天之仇恨,一般不会这么对待逝去之人。可阿古柏的尸体却"帕夏大冢,即予平毁",就连左宗棠也是事后才得知的消息。
那么,为何发现五千印度人在此经商后,全军将士会如此愤懑?又为何把愤怒迁到了死去的阿古柏头上,使得阿古柏被挫骨扬灰?
(二)、里应外合,意图分裂
在18世纪时,印度就成了英国的殖民地。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并以此为跳板不断的在亚洲攫取利益。同时,还开设了东印度公司,假借商业贸易之名,行殖民主义之实。而新疆出现的那批印度人,就是英国一手操办的。
原来他们是印度的工匠和商人,主要负责火器的打造以及军火的售卖。阿古柏能够从浩罕国的小首领,一跃成为大汗和他可以顺利的拿下新疆,这其中都少不了英国人的支持。英国人为其提供武器和火炮,还通过外交途径为其开脱。
当时左宗棠的湘军收复北疆时,英国人就曾找到李鸿章,提议让清军不再南下,清朝和阿古柏划疆而治,李鸿章当时觉得短时间内难以收复新疆全境因此就答应了。
因为英国人屡次帮助自己,阿古柏也觉得该回敬一番。因此,开放了贸易通道,允许印度商人入境同时也请英国从印度为自己招募能工巧匠,以备战时之需。所以,这五千印度人其实是阿古柏和英国人"友好往来"的见证。
而清军将士们对英国人与阿古柏的勾结早就有所耳闻,现在铁证如山再加上英国人曾多次从中作梗阻挠他们行军,可他们又不能把矛头指向英国,所以只能把罪魁祸首给找出来。
同时,他们愈发觉得阿古柏可恨,不仅侵略领土还与外国人相互串联,居然还敢以新疆之主的身份和英国开展外交活动,这是清军非常不能容忍的。何况那五千人得吃喝拉撒,总不能就这么养着他们,因此这就成了清军的负担。
将士们想到此处,愈发觉得阿古柏面目可憎,既然不能在其活着的时候将其亲自斩杀,那就在他死了以后从坟墓里拖出来,以解心头之恨。
归根结底对阿古柏挫骨扬灰一共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若是没有阿古柏,他们就不用冒着塞外风沙远赴千里前往新疆。
其次,在战斗中看着自己的亲密战友接二连三地倒下,使得其对阿古柏充满了仇恨。最后就是发现阿古柏已经行了国王之实,完全不把清朝放在眼里,再加上前两项原因,故而将其鞭尸。
(三)、坚壁清野,万全之策
至于如何处理这5000印度人,令左宗棠犯了难。一方面他们每天都在消耗粮食,这其中指不定还藏着多少阿古柏的"死忠粉";另一方面,他们毕竟是外国人,身后还靠着英国,如果处理失措,很可能会给千疮百孔的清廷再度带来危机。
所以,左宗棠给了他们两个选择,其一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至于怎么回去,那是起自己的问题;其二是归顺大清,但不能继续在新疆生活,必须服从安排跟着回内地。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前者,令人头痛的俘虏问题迎刃而解。
可见,左宗棠办事是非常周全的,各方面都能考虑的到。若是稍有不慎,就会再度引发外交问题。
偌大个清朝已经奄奄一息,万不能再遭受任何打击。千古左公,英名永存,左宗棠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他的忠君爱国和高瞻远瞩,将永为后世所瞻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