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伴随盛大节日前进步伐,令我感慨万千激动不已,思绪纵横,眼前晃动着一个恩师的身影。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常贵娥姑奶奶。

姑奶奶常贵娥执教生涯缘于1961年,是的,她初中毕业后就在本村郓城县常楼小学教学足足三十五年。

我那时跟姑奶上学的时候已经九岁啦,因家庭人口多经济条件差,贫穷,兄弟五人五人排行老五。1965年还是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靠天吃饭。那时候家庭人口多劳力少并且是缺粮户,因为三个哥哥都在上初中,只有父亲大哥在生开队挣工分,队里分钱分物都是根据各家工分多少来分配的。男劳力一天十分工分,女劳力一天八分工,一天的工值一毛两分钱。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还有三个学生供养,尽管不断地辛勤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废寝忘食的劳作,终究入不敷出,哪有我上学的份?因为一时的上不起,一拖再拖,上学的梦差点成为泡影。年年盼上学,等了再等,我在想我这辈子难道没有上学的机会?我为什么不能上学?心情越来越焦虑不安,看着和自己放羊割草人越来越少,眼巴巴地望着小伙伴们都进了学校,眼神的无助,心中那个无奈啊!以非常羡慕的眼神目送他们背着书包穿梭在上下学的路上,有说有笑嬉戏玩耍。郎朗的读书声和悦耳的唱歌声无不刺激着我的大脑神经?我的内心深处就像打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拥而至,像自己做错了事被大人揍了一顿似的难过,同时迸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求知欲,相当强烈,那是一种虚荣心,自卑感,无以言表,总之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为什不不能上学!这时父母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是爱莫能助......

说起来那时还是姑奶奶心细,她了解了我家里情况,对我父母说:千万不能耽误孩子学习的机会。姑奶奶是一个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的人。她知道我上不起学付不起每月八毛钱的学费,便把同学以前学过的一年级书本送给我,供我学习。当我接过她递过来的书本热泪盈眶,真想给姑奶奶磕个响头。高兴得我手舞足蹈起来,从此,她便义务辅导我家教,风雨无阻。三哥和四哥也经常细致地辅导我学习,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很快学完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同时会背写全村大人小孩的姓名,从此结束了因不能入学便在学校窗户外面偷听偷学的盗学生活。

九岁上学,直接上二年级,那时候小学只有语文、算数两门课程,由于自己上学晚,比其他同学大几岁,很知道刻苦学习。每个期末考试几乎都是满分,当时实行百分制,因为我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所以姑奶奶也特别喜欢我,经常表扬我,这样一来使我心情非常愉悦,同时也激发了我学习的激情。

姑奶奶是我一生十分尊重的启蒙老师,她的教诲,她的言传身教,尤其是她的乐善好施,帮助无数贫穷家的孩子都能入学学习文化知识完成学业,经常从微薄工资收入中抽出一部分钱资助适龄儿童上学,非常令人敬佩。

记得那年有一件事情令我终身难忘,记忆犹新,但不知姑奶奶曾否记起,那是1965年的夏天,一个非常潮湿闷热令人窒息的日子里,那一天,是我身穿夹袄,汗流浃背,焦躁不安非常难过的日子。那天的课堂纪律很不好。同学们、吵着闹着高声惨叫着,天气太热,放学吧老师。大都穿着裤头背心,我穿着双层粗布夹袄,热的我汗流浃背头晕目眩,且躲避到一个不显山露水通常被遗忘的角落里坚持学习,正做一道算术题在夹杂着阵阵吵闹,高声喧哗声中猛然抬起了头,也许是过于热,太疲劳,想抬头休息片刻,正当这个时候,一个俊俏的女人映入眼帘,她中等身材,面目白皙,一副美丽的瓜子脸,齐耳短发乌黑净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浓眉下双眼吊皮,精气神十足。一身蓝色时髦女装非常得体,脚蹬60年代流行的墨色平绒北京老布鞋,这身时髦的打扮,美丽线条,端庄秀丽的脸庞,真是活灵活现仙女下凡。

啊!老师您好,我礼貌地打招呼,她双手下按示意让我坐下,我便乖乖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没等我回过神来,她便认真的一字一句的声音洪亮而又亲切的的向大家宣布: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特别热,特别情况特别对待,常洪伦同学可以脱掉夹袄光着膀子学习,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到:“同意”。这时同学们都笑了,我却哭了,哭的是那么的痛心......被可亲可敬老师的善举所感动,从此铭记于心。

姑奶奶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三十五载,她担任过小学老师,小学校长。于1995年光荣退休,现年八十一岁。退休后,仍然教子育女,辅导孙辈学习,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家庭幸福美满,她和姑爷爷这位退休局长互敬互爱颐养天年。至今姑奶奶桃李满天下,慈善大爱的善举为大家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她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大慈大爱的精神践行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至理名言,向您学习,向您致敬!祝您三八节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常洪伦,山东郓城人,男,1955年4月生,中共党员,退休干部,1975.12一1982.12在部队服兵役。任营部卫生员,文书。曾在齐鲁晚报官方APP《齐鲁壹点》《战胜报》《铁道兵报》《解放军文艺》《大众日报》《菏泽广播电视报》《郓城融媒》《文明新郓》《牡丹花开融媒》《郓城文艺》等媒体发表文章一百六十余篇,荣立三等功两次,营嘉奖八次。现为:菏泽市作协会员、郓城县作协会员、郓城县诗联会员。

壹点号心梦文学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