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李克强表示,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如何理解“GDP增长5.5%左右”这一预期目标?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又该如何实现?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盘和林表示,这一预期目标设定合理,在高基数基础上保持中速增长。“首先,这一目标保证了基本面能够充分实现,维持就业和社会经济稳定没有问题;其次,充分考量了疫情、国际形势等带来的不确定性,没有盲目去追求增速;最后,给提升GDP质量留下了改进空间。”

盘和林认为,2022年我国可通过四个方面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其一,以高效能财政政策拉动内需。

一方面,财政政策将成为经济拉动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外俄乌冲突、疫情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高涨,通胀压力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空间被压缩,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而内需不足的重担将更多落在财政政策上面。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提高效能。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从规模向质量转变,低效能投资拉动边际效益递减状况逐步显现。财政投入将更加注重提高使用效能,通过新基建等高效能的财政拉动方式,为新经济发展拓宽渠道,

其二,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将基于坚持非公经济的创新发展,政策面多管齐下,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开放力度等多种方式激活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将继续防止资本过度扩张,以系统化的监管体系,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得市场优势,拓宽企业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环境。

其三,以稳中求进的总体政策方针来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国内依然面对新冠疫情的问题,通过稳定经济、稳定就业、稳定内需的方式,来稳定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大局。在稳定的前提下谋发展。

其四,以支持创新的方式来提升经济质量。通过产学研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方式,通过引导企业向高精特新企业发展,通过平台经济、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最终实现全社会企业创新发展态势,营造以创新竞争的大环境。

盘和林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这几年GDP增长已经不再单纯追求速度,而是追求高质量,我们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实也是在追求GDP高质量发展。

“GDP只是一个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维度,实际上这几年的话,国际上学界、业界评价一个国家的GDP时引入了非常多的维度,包括可持续发展等等。”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实习生 何宇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