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月24日俄军发动对乌克兰的闪电攻势以来,交战已经持续了一周的时间,乌克兰战场的形势也在趋于缓和。虽然俄军部队很早就进攻到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并力求迅速实现占领,但俄军却迟迟未能拿下这座城市,围绕基辅的战斗也逐渐陷入了僵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俄罗斯军事行动放缓的同时,也传出俄乌两国即将开始谈判的消息。截止到3月3日,双方已经进行了两轮和平谈判,并在建立人道主义通道一事上成了共识。

有网友认为,俄军在军事上进展的不顺利,是导致俄乌谈判的最重要原因,这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坐下来与乌克兰进行谈判,避免陷入危机之中无法脱身。

但是要知道,这一场战争关系到俄罗斯未来的前途命运,俄罗斯方面必然会高度重视。既然普京已经出手,就说明其在军事上已经做过周密的部署,即使俄军遭到了顽强抵抗,不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绝不会轻易收手。

虽然俄乌两国已经开始谈判,但不代表俄罗斯已经放弃了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从俄罗斯官方的表态中我们也能看出俄罗斯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决心。

此前俄罗斯国防部长邵伊古就曾表示,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实现俄罗斯的既定目标。在第二次俄乌会谈之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记者表示,即便俄乌之间签署了合约,俄罗斯也会坚持对乌克兰的非军事化。

俄罗斯同意和乌克兰方面进行谈判,可能是俄罗斯方面期望能够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如果能够通过谈判实现,俄军就不需要在军事上大费周章,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另外,通过谈判也能够展现俄罗斯对解决乌克兰问题的积极姿态,缓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动战争的指责,推动在人道主义救援问题上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俄罗斯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来看,俄罗斯发动对乌军事行动的重要战略目的就是要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并且要保证在战争结束之后,乌克兰能够一直保持非军事化与中立的立场。从而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阻止北约的进攻性武器部署在乌克兰境内,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形成威胁。

不管是俄罗斯在军事上的行动也好,还是与乌克兰进行和平谈判,为的都是这样一个目的。

目前来看,俄罗斯在军事上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披露的消息称,自俄军发动行动以来,已经使乌克兰1325处军事设施陷入瘫痪。如果消息属实,这无疑对乌克兰的军事力量将会是沉重的打击,短期内将很难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既然俄罗斯军事解决乌克兰问题的信心如此坚定,但为何却迟迟攻不下基辅?

值得肯定的是,以俄军的作战能力来看,俄军如果真的打算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基辅,那不管乌军的抵抗再怎样顽强,西方国家再怎样提供援助,也都不可能守得住基辅,因为俄乌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是太大了,攻下基辅基本没有悬念。

有的网友从很多方面来分析了俄军迟迟拿不下基辅的原因,有一些说法我非常认同,比如说,俄军的后勤保障方面的原因、俄军顾及城内平民生命安全的原因。但有一些说法我并不完全赞同,例如俄罗斯机械化部队受到沼泽地的限制无法完成高效调动、俄罗斯军队不擅长巷战等此类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普京宣布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俄罗斯方面就一再表示,俄罗斯袭击的都是乌克兰军事设施,并不会对平民区进行攻击。俄军还开展了一些列人道主义行动,协助战乱地区的居民安全撤离。

面对车臣军团的“请战”申请,虽然普京批准了其进入乌克兰境内作战,但对其军纪有着严格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伤害平民。从社交媒体看到的关于车臣军队的画面来看,其也在严格遵守着这一纪律。

基辅的人口达到了300万,乌克兰军队在此重兵把守,如果俄军进行强攻,城内平民必然会受到巨大伤亡,基辅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将毁于战火,这会使俄罗斯受到来自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这显然不是其希望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不管是从美军方面的情报,还是俄军内部传出的消息来看,俄罗斯军队对基辅的第一轮进攻不仅未能取得成效,还消耗了大量物资和弹药。要知道从古至今,战争的胜负拼的不光是战术指挥、武器装备、军事素养,拼的也是后勤保障,有后勤就有底气。

要攻击基辅这样的大城市,必须要有充足的后勤供应。俄军进攻进入停顿有很大可能是在为囤积物资和兵力进行准备。通过近期的卫星图片我们也能看到,俄罗斯的后勤车队在源源不断的向基辅方向开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乌克兰方面宣称击退了俄军多次的进攻,乌军也将从防御转入进攻。虽然俄乌冲突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场“被直播的战争”,但是网络上传播的各种画面几乎都是“伪一手”视频。

几乎没有第一线的战况视频,消息也非常零散,甚至还有人工合成的假视频,都让我们无从判断真实的战况是怎样的。至于乌克兰军队是如何击退俄军的,取得了怎样的战果,这些我们都无法去证实。

对于俄军军事进展缓慢的原因,有网友说是因为正直开春季节,乌克兰平原地带的冻土层融化产生了沼泽,限制了俄军行动。但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战、二战时期还是有可能的,但对于拥有远程投送能力的现代空军来说,完全可以避开不利地形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已经让乌克兰的防空体系陷于瘫痪,并占领了乌克兰众多军事基地和机场,像俄罗斯伊尔76这样的运输机,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兵力与机械化部队的远程投送。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可以利用乌克兰的铁路和公路实现快速机动。

至于说俄军不擅长巷战也是站不住脚的。卫国战争时期,当时的苏联军队就打过很多次成功的巷战,阻挡了纳粹德国前进的脚步,最著名的莫过于“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军利用每一条街道,每一处废墟对攻入城内的德军展开了层层阻击,将入侵的150万德军全部歼灭,积累了重要的巷战经验,该战役也称为整个二战的转折点。继承了苏联衣钵与光荣传统的俄罗斯,在巷战方面自然也不会差到那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有人会说,俄罗斯最近的两场战争,车臣战争与格鲁吉亚战争,俄罗斯在巷战方面不都吃了大亏吗?但是你不要忘了,这两场战争都不是在俄罗斯境内打响的,不在俄罗斯的主场。俄罗斯作为进攻的一方,攻入车臣与格鲁吉亚境内,面对敌军重兵掌控的城市,这种城市攻坚战每前进一步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也是俄军不敢轻易进攻基辅的重要原因,如果对基辅进行强攻,城内守军必然会以死相拼,与俄军进行巷战。事实也是如此,在俄军对基辅发动第一次进攻时,俄军就已经攻入了基辅市内,并于乌克兰展开巷战,但俄军可能吸取了此前战争的教训,也可能是已经在巷战上吃了亏,才暂缓了对基辅的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投入的兵力有限,也承受不起对俄军的巨大损失。只要俄军能保持足够的作战力量,在乌克兰战场就能够占据优势。

退一步讲,就算俄军付出巨大代价拿下了基辅,难道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俄罗斯的胜利吗?也不见得。俄罗斯方面早就说过,只要达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俄军就会撤出乌克兰,并不打算占有乌克兰的土地,就算攻下来最终也是要还回去的。俄罗斯对基辅的围攻,只是为了迫使乌克兰政府做出妥协,在谈判上占据更多筹码。

但现在的形势还没有到非打不可的地步,俄乌双方还在谈判,俄罗斯也更加希望在谈判桌上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俄罗斯并没有打算在军事层面罢手,其所采取的对策是谈判、军事两不误,边谈边打,以打促谈。

普京可能是在下一盘大棋,俄罗斯军队正积极在乌克兰军队后方迂回穿插,以顿巴斯地区为起点,来完成对“东乌克兰”的合围,以第聂伯河为界,把乌克兰一分为二。(假设我们把第聂伯河以东称为“东乌克兰”)

但这不意味着普京要把乌克兰肢解为两半,普京的意图在于完成对“东乌克兰”的掌控,“东乌克兰”民众普遍亲俄,也有利于俄罗斯实现这一目标。只要能控制一半的乌克兰,切断西方国家对乌克兰东部的援助,着急的就将会是乌克兰政府

可普京想要在军事上实现这一目标,不只有占领基辅与哈尔科夫等大城市这一个选项。普京可以通过先前提到的迂回战略,沿着第聂伯河东岸而上,先占领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然后再回过头来对大城市慢慢进行蚕食,最后实现对“东乌克兰”的完全控制,逼乌克兰政府谈判,以此来实现乌克兰“去军事化”的目标。所以没必要一开始就对大城市下手。

最新的消息是俄军已经占领了赫尔松,离既定目标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