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了四个不亚于须眉的巾帼,吕后、冯太后、武则天,和本文的主角慈禧。

吕后开启了女性统治中国的先河,慈禧亲手结束了几千年的王朝。一头一尾,相互呼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的生平就不多赘述,她从17岁进宫,26岁开始执政,一上去到死就没有下来过,整整统治了中国长达48年之久。统治了这么长时间的先决条件,缺一不可,就是靠着三部曲:进宫、生子、做寡妇。第一她长得还不错,在入宫海选中,就脱颖而出,如果长得歪瓜裂枣的话,咸丰根本看也不看一眼;第二,慈禧肚子很争气,被咸丰临幸之后,就命中生下了唯一的独苗载淳,足以压制众多嫔妃;第三,咸丰30岁就挂了,没有丈夫,慈禧一个人要捱过无数个漫漫的不眠之夜,但同时也给她一个丰厚的报偿,那就是垂帘听政。

大清的祖制是,后宫太监不得干政,否则杀无赦。这个祖制到咸丰挂了以后,已经成了一个响屁,看起来吓人,其实一飘就散。慈禧悍然出手,三次变更祖制,垂帘听政。同治、光绪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碰到一个千百年来权欲极强、待机时间极长、手腕极高明的妖后。

作为一个中国女皇,必须要具备三个特质,缺一不可。一是临朝执掌政权,对人事权抓得很紧,满朝文武官员的任免,都得慈禧说了算,对于百官可以生杀予夺,生死都在慈禧一念之间;二是作为军队最高统帅,要紧紧握住兵权,特别是在京城中的军事力量,慈禧都会给心腹铁杆来担任;第三,就是出色的情商和智商,会玩弄权术,对大臣又打又拉,让他们对自己心悦诚服,战战兢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驾崩这一年,慈安太后25岁,慈禧26岁,载淳6岁。慈禧第一次碰到了强敌,辅政八大臣。咸丰很奸,在临终前,安排了制衡之策。他刻了两颗印章:“御赏”和“同道堂”,御赏给慈安,同道堂给慈禧,然后朝廷所有的奏折,都由八大臣交给皇太后和皇帝浏览,通过的话,就由慈安往奏折上方按下御赏印,慈禧往奏折下方按下同道堂印,这个奏折就生效了。事实上两宫太后的权力高于八大臣,如果两宫太后不按印,八大臣再多的扯淡也没用。

八大臣哪有一个不是虎狼野心之徒,野心最大的就是肃顺。肃顺第一次出手就是公布治丧名单和留京安排,他把自己人全部叫到热河行宫,而恭亲王以及其余人都留在北京,不必去热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他跑到两宫太后面前,对两宫太后说,以后谕旨由他们来拟定,你们两个寡妇就只管盖章就好了,拟好的内容不许你们多嘴多舌,怎么办就这么办,而且以后的奏折也不让你们来看了,就这样吧。

慈安不明所以,但慈禧一看就火了,她多年躲在咸丰后面,对丈夫怎么处理朝政,以及各种潜规则暗手段了然于胸,一看肃顺的说法,不就是赤裸裸地剥夺了她们参政的权力吗,让她们成了耳聋眼瞎的摆设。

慈禧和慈安商量后,回复肃顺说,这样不好吧,你肃顺吃相太难看了,先帝尸骨未寒,他生前是怎么说的,是给我们俩最高否决权,你轻飘飘一句就让我们放弃,怎么可能?我给你一个方案好不好,以后大臣的奏折,交给我们姐妹来看,六品以上的大臣任免,由我们来决定,你们可以先拟旨,然后给我们定夺。

肃顺一看,兜了一大圈子,怎么还绕到原点,说来说去你们两个寡妇不想放弃权力是吧,肃顺和其余七大臣和慈禧慈安吵了四天四夜,相持不下,都不肯让步。

但一直吵下去,对肃顺来说,有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经过反复权衡,肃顺决定退让,他同意了太后的意见。

这就是肃顺以及七大臣的覆灭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