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10011
“怀念火红的年代,怀念走远的青春,多么纯真和年轻,美好向往的我们……”每每读到这几句诗,总是回忆起曾经的青春岁月。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各方面条件都很差,正在上学的我们吃了不少苦。但是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对过去并非只有怨恨和否定,更多的是回味和眷恋。所谓“激情燃烧的岁月”“火红的年代”,至今说起来还心潮澎湃,充满豪气。
我的母校是王坪学校,当时是一个七年制学校,二百来名学生。十几名教师。校园占地面积不大,两排瓦房教室,分布着七个年级。操场在校门外公路旁,两亩地大小,没有水泥硬化,没有塑胶跑道,只是一个石子场地,旁边还有一米高的土台子作舞台,学校的广播体操和文艺体育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那个时候用电绝对不像今天这样方便。当时王坪水电站每天晚上7点才开始发电,11点准时停止发电。教室顶上吊着一个60瓦的灯泡,如果坐到四周角落,光线非常昏暗,看书写字都很困难。遇到洛河发洪水,好几天都不能正常发电。一到晚上黑暗笼罩了一切,必须点煤油灯才能学习。煤油灯是我们自己制作的,找一个空的墨水瓶,再用一小块铁皮卷成细筒筒作为灯芯,将棉花搓成细绳作为捻子,一个小煤油灯就做成了。正是在狭小简陋的教室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们伏案疾书,完成课业,还阅读了不少课外书籍,比如《高玉宝》《金光大道》《艳阳天》《红岩》《林海雪原》《十万个为什么》等等,这些书成为滋养我们荒芜心灵的精神食粮。
学生大都来自偏远的农村,最远的有几十里路。无论住的远近,都是背着小米口袋,步行到学校去。如果偶有学生骑一辆自行车来上学,比现在开宝马还让人羡慕,那可不是一般的风光啊。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上学很艰苦,每顿饭只能吃黑面馍,并且吃不起菜。王坪学校既有顾养民式的“贵族”,当然也有孙少平式的“贫民”。所谓“贫民”就是像我们这些连小米饭、洋芋糊糊也吃不饱的同学;所谓“贵族”就是指条件比较好的同学,他们每周返校时从家里带来一挎包炕干的白馍,还扛小罐子带些豆瓣酱或者其他好吃的。每到吃饭的时候我们尽量回避他们,免得自己垂涎三尺。
我们住的宿舍是破旧的瓦房,夏天还好说,冬天就像冰窟一样。宿舍没有床板,睡的是土炕,但是炕洞子不通畅,烟囱不利,烟熏火燎始终烧不暖炕,每天晚上我们冷得迟迟睡不下,常常是几个人钻在一个被窝里,互相用身体取暖(俗称“打筒筒”)。
教室没有暖气,也没有煤烧洋炉子,砌的是土炉子,烧的是柴火。土炉子传热很慢,很长时间烧不暖教室,同学们冻得在地上直跺脚,发出咚咚咚的声响;老师走进教室时,跺脚声才停止了。每节课一下,同学们呼地一下都涌向土炉子,男同学总是占据了最好的位置,女同学挤不到跟前,只能远远地站在边上。
烧炉子取暖必须砍柴。到了冬天,老师带着我们走过结了冰的洛河,到了王坪对面的西四沟砍柴,男同学负责砍斫,女同学负责斫运。回来的时候,男同学每个人背着沉重的一大捆柴,而女同学力气小背的也就少。如果哪个班级有学生从家里拉个架子车来,那会给同学们省多少力气呢。
那个时候学校不开设英语课程,小学课程主要是语文和数学,初中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课程内容简单,只涉及基本概念,老师讲的也都比较浅。
语文课重视思想教育,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毛主席语录我们差不多都能背下来。《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记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奋发进取,努力向上,勇做好人好事。记得有一篇课文是《半夜鸡叫》,讲的是地主周剥皮为了让长工早早下地干活,在长工们刚睡下不久,就跑到鸡窝学鸡叫,催长工下地干活,结果被长工们当做偷鸡贼,痛打作一顿。教育我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五.七类学校都实行“开门办学”,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部队等“大课堂”去学习。王坪学校远离城市和工厂,不具备学工的条件,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农,经常都是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学农劳动。
学校有专门的学农基地,在魏家沟附近。到了劳动时间,学生带着镢头铁锨等劳动工具,排着队伍,走向学农基地。填沟造地,平整土地,种植庄稼。在收秋时候,我们以秋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王坪周围各个村庄帮助生产队收割庄稼。我们手上磨起了泡,手掌结起了老茧,但无怨无悔,决心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练自己。
学校的文艺活动丰富多彩,相声、快板、三句半、歌舞,应有尽有。我们唱的是时代“红歌”,诸如《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照我去战斗》《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等。学生还排演革命样板戏,有《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灯记》等选段,我们班漂亮的女同学扮演《红灯记》中的李铁梅,音质清亮,英姿飒爽,赢得同学们的喝彩。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追求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达到“又红又专”的要求,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轻的我们都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我们崇拜江姐、杨子荣、王成,也崇拜王进喜、焦裕禄、陈永贵。我们羡慕的职业是当个工人,“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像王进喜一样为国家做贡献;我们也作贡献兵的梦,“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们打靶把营归”,就是我们憧憬的生活,一身橄榄绿,羡煞几代人。
我们怀念过去。虽然那个时候贫穷落后,但是社会风清气正,没有黄赌毒,人们很少有私心杂念,学生更是思想单纯,爱憎分明,以大公无私为荣,以自私自利为耻,拾金不昧蔚然成风。“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绝对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只埋头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热爱劳动,两耳不闻窗外事,“五分加绵羊”式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会看不起他。近年来经常爆出一些考入名校的“精英”,毒杀同学,弑母弑父,侮辱同胞,抹黑自己的祖国,如此等等,折射出当今教育重智轻德的弊端。
岁月留痕,青春无悔。虽然那个时候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物质条件艰苦,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生活的历练,在艰苦的环境中,我们没有颓废沉沦,没有自甘堕落,而是顽强奋斗,自强不息,每走一步都问心无愧。
几十年过去了,一切都变好了。现在学生上学的条件非常优越,宿舍温暖舒适,教室宽敞明亮,还有现代化的电教设施。再也不要食不果腹饥肠辘辘,再也不要受寒受冻,再也不要辛苦跋涉。然而有的学生耽于逸乐,不求上进,觉得学习是天下最苦的事,这正是由于他们衣食无忧,远离贫困,缺少对艰苦生活的体验。殊不知艰苦的磨砺是成长不可缺少的钙和盐,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借鉴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走向未来。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学顾问:刘虎林 孙新社
文学指导:魏新怀 张湛武
文学编辑:李绥宁 杨静宁
解说编辑:陈 军 杨延萍
解 说:杨延 萍
监制|高延平
责任编辑|陈军 杨延萍 张波
编 辑|刘强崔春娥 王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