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现场讲解果树定型技术。(王 懿/摄)

特约通讯员 王懿

连日来,凤山街道把田间地头当作乡村产业振兴的主阵地,通过“短、平、实、快”形式,把方针政策和先进技术送到群众手上,使党员群众愿学、真懂、会用,实现了“富脑袋”与“富口袋”双赢。

党员干部“送”课堂

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立足“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定位,该街道创造性地把课堂办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群众心坎上。

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谭海燕说,一直以来,依靠会议传达和入户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但因部分干部讲不清、道不明,导致部分群众不知晓、不清楚,不能将政策落地落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广泛动员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走向农村、走进农田,开展政策‘一对一’‘面对面’宣讲,让好政策惠及于民。”

“街道经常派专业的人来村里讲党课、讲政策,及时普及最新惠民政策,对群众的帮助很大。”出水村党支部书记傅贵生说。

干部宣讲好内容既有创新实践性的惠农政策,也有可借鉴可操作的经验推介,还有防范预防型的电信诈骗、农资辨真伪等“扫盲”点。通过一系列宣讲,让农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坚定了乡村振兴的信心。

科技专家“进”课堂

现场指导促农增收

“栽植脆桃种苗的时候,要注意把窝打宽一点、深一点,然后回填疏松的表土。放植果苗的时候,尽量把主干的两个主枝条摆放在行间方向。栽植完后一定要浇上足够的定根水……”在蒲板村脆桃产业栽植现场培训会上,科技特派员吴成林对桃树标准化栽培、果树定型及前期病虫害处理等科学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认真解答脆桃管理的技术疑惑。

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专家因时因势进田间,强化群众阶段性技术管理和应对极端天气的水平;因地因苗进田间,根据现场田间作物苗情,现场讲解、现场指导、现场演示、现场解答,手把手教,让培训看得见、听得懂,回去知道怎么干,问题化解更有实效性;因需因技进田间,通过“田间课堂”,专家与农民建立了日常联系,出现问题能及时沟通解决,使“田间课堂”在农业生产中“实”起来。

乡土能人“串”课堂

示范引领共奔小康

乡土能人是群众身边的致富“榜样”。各村抓好“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能人,利用他们说服力、示范性强的特点,搭建学习交流流动课堂,使乡土能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骨干力量。

在万银村大寺湾黄腊李种植基地,村民王应泽围绕冬季清园、花期开展疏花修枝、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问题,向村民讲解林果种植技术;在蒲板村传家屋基养猪大户罗成明家里,他以自己的养殖场为例,以如何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控制养殖成本、预防动物疾病等致富窍门对村民们言传身教……在凤山街道的广袤土地上,乡土能人发挥他们在种养殖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辐射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农民朋友“大展身手”,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凤山街道共有32名干部、11名科技种植专家、55名能人参与“田间课堂”,先后开展培训9场次,受益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