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瑞豹碳纤维自行车、五征雷诺曼大马力拖拉机、金晶超白三银玻璃、鱼台大米、荣成海带……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住鲁代表委员们倾力为“好品山东”代言。

好客是真情,好品凭厚道。作为山东省委、省政府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好品山东”是山东产品、工程、服务品牌整体形象的代表,更是山东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二者目标指向上的高度契合性,让叫响“好品山东”品牌,助推高质量发展更显迫切和必要。

前不久,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公布,14类,223家制造业、消费品、农产品领域品牌,多层次展现着山东把质量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实现品牌高端提价增值背后的坚持与努力。

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实践探索,政府上心、企业用心、品牌发展更具信心

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聚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首要任务,构建全链条生态发展培育支撑,“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与政府的聚力推动、企业的积极参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让山东的好产品、好服务进一步走向全球,让消费者对山东好品形成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品牌认知,山东强化顶层设计,于2020年明确提出了“共建共享‘好品山东’,形成‘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体系”的重点任务。2021年印发了《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将山东区域品牌建设的范围,由某一产业、某一领域,扩展涵盖至农业、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构建“好品山东”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地理标志“4+1”品牌体系,开启了全国区域品牌建设的新模式。

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山东企业积极融入建设发展。不论是山东国舜集团以“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模式,打造环保领域排头兵;还是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研发的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等高效节能装备,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论是山东景阳冈文旅集团创新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高度融合;还是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从一个小厂做到全国行业最强。作为品牌单位的主体,山东“好品”得以持续涌现,背后依靠的正是一家又一家企业对技术的执着、对质量的坚守。如今,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夯实、推出、叫响“好品山东”品牌的强大合力正在加速汇聚。

几大产业各显优势,山东“质”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护航

在首批“好品山东”品牌的评选中,质量、创新、品牌、效益及绿色发展等评价指标,体现了“好品山东”的核心内涵。其中,工业品是“好品山东”体系里的重要板块。截至目前,山东共计培育建设46项国家“质量标杆”,数量列全国第一,省“质量标杆”达到90项。一系列品牌企业培育工程的开展,不断推动山东工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自动化、服务化、品牌化方向纵深发展。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上,保障赛事的雪蜡车、制冰设备、绿色电力供应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礼仪服饰、奥运健儿身穿的防切割滑冰服、定制版纳纤膜防护口罩等众多山东智造引发广泛关注,从纺织服装到高端化工、建材,无不体现着山东工业的制造实力。

不仅是工业,山东农业实力同样强悍。入选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中有43个品牌是山东省农产品品牌的代表。这其中有不少如章丘大葱、莱阳梨、潍县萝卜等农产品已成为地域文化名片。坚持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2021年,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65.8%,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的成功转化应用,为确保“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出山东智慧与力量。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山东农产品出口增长提供了基础。截至目前,山东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23年位列全国第一。此次入选“好品山东”名单的山东青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速冻蔬菜产品已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企业生产总量的50%以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充分表明了消费者对山东好品的喜爱,也有力印证了山东农产品品类之丰富、品质之上乘。

尽管建设成效斐然,但打造“好品山东”品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努力。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陈增敬所言,擦亮“好品山东”的金字招牌,还需提高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走好自主创新之路。由品牌大省迈向品牌强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品质提升塑造竞争新优势,“好品山东”定能“质”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