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年声”特别报道⑧

朱妍委员:“剧本杀”实体店及网络平台应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和使用

@文/ 本刊记者 韩冬伊

从熙燥到退潮,“剧本杀”赛道“野蛮生长”已三年。 风口起落,入局者如云聚散。 2019年,“剧本杀”市场崭露头角,至2020年增速达到峰值,玩家与商家蜂拥。“剧本杀”展会、城市“限定本”、“剧本杀”综艺……多重瞩目下,繁茂与泡沫并肩,诸多行业问题也应声而现。2022年,入局者的盲目涌入、新用户增速的降低及疫情影响,让“剧本杀”这一骤热的行业迎来“冷静期”。 与此同时,当前“剧本杀”行业已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2021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以36.1%排名第三,仅次于看电影(38.3%)和运动健身(36.4%)。青年是“剧本杀”的最主要消费群体,20—35岁青年占行业玩家的83.9%。数据显示,全国“剧本杀”实体店已经突破3万家,目前最流行的APP《百变大侦探》用户注册超过千万,“剧本杀”的剧本作者数量达4000多人。此外,“+剧本杀”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一些商家在做“剧场+剧本杀”“文旅+剧本杀”等新的尝试。 从野蛮生长到行业规范,市场监管成为大势所趋。 “目前,只有少数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剧本杀’市场的监管。比如,2021年11月,上海市文化旅游局牵头研究起草的《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朱妍
今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朱妍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剧本杀”行业监管力度的提案》。 “随着‘剧本杀’市场快速发展,在商家、内容、作者等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朱妍委员在接受《中国青年》记者采访时说。 一是“剧本杀”实体店和网上平台与经营性网吧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在法律上未作出明确界定,导致大量未成年人参与,容易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剧本杀”内容涉黄、涉暴力比较严重。大量凶杀案是“剧本杀”的主要主题,剧本中的暴力犯罪和香艳情节比比皆是,明显不适合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目前“剧本杀”剧本大多借鉴西方和日本的现成剧本,体现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剧本数量很少。 三是“剧本杀”作者呈现自生自灭状态,缺乏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化引导以及有效的行业规范。作为从事网络文艺工作的新兴青年群体,“剧本杀”作者对于坚持文艺作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缺乏主体自觉和有效监管。 谈及“剧本杀”业态的发展以及与其相关的青少年合法权益,朱妍委员提出几点监管建议。 一是明确要求“剧本杀”实体店及网络平台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和使用。由于“剧本杀”中存在的血腥、恐怖、情色等内容、场景容易给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带来长期且不可逆的伤害,建议文旅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将“剧本杀”实体店和网络平台比照经营性网吧的性质进行管理,限制未成年人进入和使用。建议市场监督部门及网监部门加大对“剧本杀”实体店和网络平台的抽检力度,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和使用的“剧本杀”商家进行惩处。 二是加大对“剧本杀”内容的意识形态风险管控。建议宣传部门指导制定“剧本杀”行业规范,建立健全“剧本杀”剧本的文化审查机制、版权保护机制等,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剧本杀”市场的动态监管,防止资本无序介入后的野蛮生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价值观养成等方面的外溢风险。加强对“剧本杀”相关新业态发展趋势的科学研判,提前谋划,积极引导。 三是注重对“剧本杀”从业者的思想和创作引导。“剧本杀”作者是正在萌生的新兴职业青年群体,与一般网络作家和新媒体从业者有明显差异,建议将其纳入新社会阶层人士,加强对“剧本杀”从业者的引导沟通联络工作。建议多举办“剧本杀”从业者思想政治引领专题培训班,各级作协鼓励、支持、动员本级协会作家创作正能量充盈的“剧本杀”作品,为“剧本杀”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引导“剧本杀”行业不断强化自律,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剧本之中,坚决抵制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剧本。

阅读更多

全国青联委员倡议:引导自媒体从业者创造社会主流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王义军:建立未成年人打赏款项的追回机制两会青年声丨让常态化的红色教育滋润青少年心灵全国政协委员陈宗:关于整治造星、“饭圈”等乱象的提案李迎新委员:建议各平台将“青少年模式”更名为“未成年人模式”缓解职业女性压力 更大力度鼓励生育
徐晓委员:“双减”之后,加强校外教育活动阵地有效供给急需跟上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编辑:牛峻峰(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