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羡慕每一个目光坚定的人。”

“我羡慕可以陪伴在父母身旁的人。不过生活总是无法事事如意,努力做好自己的5%,剩余的95%由老天做主吧。”

“好像也没必要羡慕,别人的未必适合我,反之亦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样子。”

“我羡慕别人,但是我也知道也会有人在羡慕我。”

这几句是来自微博网友关于“羡慕”的讨论,而这些内容都聚集在#你羡慕过同龄人吗#的微博话题页面中。

细心的网友其实不难发现,这是韩束3.8妇女节推出的话题,同期还推出了一支《致同龄人》短片。

《致同龄人》短片中提到的正是当代女性正经历的“同龄人焦虑”,正如羡慕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你我或许也都有过这种经历,但庆幸的是,我们仍会在生活中探索到许多年轻的底气。

韩束一直以来都深知社交营销的核心出圈逻辑,即引发共鸣共情。节日热点自带的关注度和讨论度则可以被称为引发共情的“催化剂”,一个话题、一个短片就足够引爆网友的讨论。微博深耕“热点+社交”的内容生态,则为品牌广告引发共鸣提供了土壤。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去年夏天,韩束借势奥运关注度合作中国国家游泳队,在微博发布了品牌态度短片《每一刻冠军》,讲述冠军背后的故事,重新定义冠军内涵,就曾引发全网用户的共鸣。此次借势3.8妇女节推出内容话题#你羡慕过同龄人吗#,更是切合大众心理,引发了共情。

短片发布后,微博热搜助力内容话题触达更多人,也吸引了更多网友参加讨论。值得一提的是,话题页面中也并没有过多的商业信息,而是聚焦于话题,换了个视角去讨论这个可能会发生在每个女生身上的事儿,借此传递韩束“为年轻提供一份底气”的核心品牌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韩束还继续延续对女性体育运动员的关注,邀请奥运冠军叶诗文,国家游泳队队员发表自己对话题的感悟,为话题和品牌再添一份热度。

奥运冠军叶诗文在很多人眼里应该是被定义为“别人家的小孩”,是被羡慕的对象。而叶诗文在微博中却写道“哪有人不会羡慕别人啊?哪怕你是世界冠军。看到领奖台上越来越多年轻的身影,也会羡慕别人,精彩才刚刚上演,未来尽可期待。愿我们都能拥有底气,去发现和面对不同的精彩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泳运动员@张雨霖和@余依婷 发布微博:“在高强度的训练中被压得喘不过气时,也会羡慕别人,从事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不用时刻与输赢争分夺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感博主@陈秋欤 及读物博主@知书少年果麦麦 @七英俊 等KOL也都参与到话题讨论,也带动了大量用户参与讨论。

我是那种很爱和人比的人,上学时比成绩,毕业后比工作,做自媒体后比粉丝量。输了难过,赢了又会迎来新的目标,循环往复,无端地消耗了巨大心力。所以,我才会被这条片打动,生活是个圈,我们仰望别人时,也有人正看向我们。总盯着别人的脚步,会忘了自己真正要去的地方”。

不如我们换一个思路,把我们多彩各异的人生视作不同方向的向量,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向量能到达更远的地方,让我们组成的世界更宽阔,让我们的后人看到更多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新浪美妆和@新浪女性的官方微博也发布了内容助力活动的传播,借助大账号的影响力触达更多用户。微博粉丝通也帮助韩束更精准的触达女性用户群体。

关注社交行业的分析师张奡曾表示:“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既可以展示自我又可以表达观点的平台,这两者恰恰都是当今年轻人社交中的强需求。”

这些站在各领域顶尖的人也会羡慕别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普通用户的表达欲和分享欲。在这些大V的带动下, 网友们也结合自身的经历参与话题讨论。仅3月7日一天就收获了1.4亿阅读及1.1万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用户在平台上有表达观点的强烈需求,这是微博区别于长短视频及内容社区的优势之一。在过去几年,我们不仅一次看到,品牌通过情感向、观点类、社会向的话题在微博传达品牌观点及品牌温度,而这些品牌向的传播也都收获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此次的3.8节日营销,韩束再一次成功的戳中了网友共鸣的同时,也让韩束在女性消费群体中成功塑造了更懂“她”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