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并非按照逻辑顺序出现,而是不合逻辑。但不合逻辑的事情背后总是让人怀疑设局者的动机,甚至让人感觉要掉入陷阱。于是,当不合逻辑的事情出现的时候,人们大多有些无法应对,甚至直接中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魔术师变魔术,能突破人们的现实逻辑,让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人们就要掏钱买票,看了以后更觉得不可思议,而作为设局者的魔术师却赚钱了。还有搞传销的,大多要免费送一些东西,送鸡蛋,送杯子,送鲜奶,送医疗产品等等,吸引很多老年人来听讲座。只要人多了,就可以搞传销了。把很多保健品卖高价,把很多日用品卖高价,让很多老年人种中招。老年人都知道免费送东西不和生活常识和逻辑,但就是禁不住诱惑,看到别人占了小便宜,自己也就要去。去了以后,带动了更多老年人去免费领东西。其实,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什么都洗都需要付出代价。而老年人大多没有什么防备了,或者以前有防备,看着别人领了免费的东西就放松了戒备,也就只能一步一步进入传销骗局了。

互联网巨头经常搞先降价后提价的促销活动,其实只是一种平台之间的竞争大战,要补贴上百亿,占领市场。人们看到比进货价还便宜的蔬菜、日用品、数码产品,就会禁不住购买,买了以后还要发朋友圈,给人们炫耀一下,其实只是商家的一种套路,让人们发了朋友圈就能领到补贴款。人们觉得这种玩法比较有意思,关键是有便宜可赚,也就玩起来了。眼前赚了便宜,只是以后当用惯了互联网平台的APP之后,就会习惯用这些APP购物,当然也就离不开了。而平台方占领市场之后,就会慢慢提价,甚至用大数据杀熟,把很多人都骗了。人们还以为这些平台的商品便宜呢,其实已经比市场价贵了很多,也让人们越陷越深。互联网商业平台搞促销,看似是一种商业逻辑,但对于市场价格来说却不合逻辑。商品价格明显低于进货价,要是长期这样卖,平台方就会损失很多,而且绝对不会真的让利给消费者,只是一种占领市场的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一种垄断的销售模式,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并对某些商品形成垄断。对于商家来说,合乎商业逻辑,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却看不懂了,但并不影响他们占小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地产业始终兴旺发达,楼市价格屡创新高。于是,人们就要想方设法买楼房,就是贷款也要买,希望在楼市达到价格顶点的时候抛售,赚取暴利。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明白这种逻辑,也在楼市价格比较低的时候入手了,并且真的在楼市价格高的时候抛售了,但很快又购置了房产,继续搞投资。只是,这种逻辑并不符合商业逻辑。明明供大于求,应该价格走低,但就是价格坚挺,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也就让很多人看到了投机空间。只是,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贷款买楼,还不起贷款的时候,只能把房产抵押给银行,让银行拍卖。那么,房地产市场价格始终都受到某种力量的干扰或者决定,而不能实现市场价格的自由。这种不合商业逻辑的背后仍然是某种导向问题。人们纷纷购买城市的房地产,也就中了设局者的招,被直接套牢。要是在房地产价格低的时候入手,还能赚了钱,要是不知道房地产的高价位在哪里,直接入手,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就一定会出现供不起的现象,或者直接拍卖房产。当人们大部分都入局之后,房地产就不是那么景气了。于是,很多人的钱都变成了房产,心里似乎踏实了许多,但很明显被不合商业逻辑的房地产忽悠了。早入局的套现离场,晚入局的基本上要赔本了。还有共享单车的市场逻辑也是如此,看似赚钱,其实淘汰率很高,早入局者早套现,晚入局者成了接盘侠。

不按照逻辑顺序出现的事情大多有一些原因,或者说目的和动机不纯,让很多人不得不中招。毕竟,人们都是趋利避害的生物,而且有着很大的盲从性,不问为什么,只求获得眼前的利益。而不合逻辑的背后一定会有真相隐藏得比较深,甚至不是一般人所能看透的,于是,很多人就只顾眼前利益,放弃了思考,结果入了坑人的骗局。但并非所有不合逻辑的事情都是坏事情,有人要做公益,要扶起跌倒的老人,要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要公而忘私,看似不合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生存逻辑,但对于人性来说,却是合乎逻辑的。而人性很多时候并非按照逻辑来,要是那样,人就成了机器。人性复杂多变,或许正好能证明世界丰富多彩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有人故意设局,弄一些不合逻辑的事情出现,还让人们站一些便宜,就很让人怀疑其背后的动机和目的了。需要人们都长一双慧眼,辨明是非,拨开混乱逻辑的迷雾,直抵人心,看透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