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明
近几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重回大众视野,广大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学习中,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针对“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意识到: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使学科核心素养走向课堂教学的桥梁与纽带。那么,如何进行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怎样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科核心素养走向课堂教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建构,并进行实践运用,现将经验总结呈现如下。
一、明确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改变单一的、碎片的、不成体系的、浅尝辄止的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从大体育观和大体育教育教学思想出发,系统地、相对完整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体验。
进行大单元教学构建时,教师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构建理念,做到“顶 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符合国 家教育政策方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的培育进行构建,基于培育全面发展 的新时代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学生进行 构建;所谓“立地”就是要基于地方、 学校、学生的实际进行构建,能够落 地实施,具体到在相关的单元学习目 标、学习内容、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 方面凸显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其系统性、完整性。
二、定位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目标
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目标 一定要清晰明确、可检测、可操作。首先要注重全面性,要协调与全面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偏重或只重视“身”的健康发展,还要促进学生“心”的健康发展,既要注重运动能力的学习,又 要注重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培养。其 次,要注重层次性,做到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互结合,逐步推进学习目标。从宏观上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学 习目标处于中层,而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属于上层,课堂目标属于下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偏离课程目标、学段目标,要结合中层学习目标,落实到下层教师传授学生的学习目标中,这样才能使上下衔接更有效,且由易到难、由简单到深入。另外,还要注重操作性,要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学生实际等,从教学行为、条件、标准方面进行有效设计,即从“体育教师教什么”“学 生学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教与学以及教与学所完成的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构建。
三、梳理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内容
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优化教材结构和通盘设计着手,宏观审视教材完整的贯穿过程,发现教材之间、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为补充的内在关联,运用系统的整体性编排的教材,沟通教材之间的联系,超越常规课和小单元设计,使每个单元不光有教学“点”的设计,还有教学重点“面”的设计,更有贯穿学期、年级、水平或者学段的大单元“线”的设计[1]。要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分配,使教材内容相互衔接、前伸后延。如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巩固和运用时,可前伸到基础知识、辅助技能 的学习、复习和巩固,可后延至比赛、裁判、欣赏、体育文化、迁移和拓展等。学习内容的安排要符合运动技能 的学习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遵循由动作认知、动作练习、动作完善、动作自动化4个环节组成的学习规律[2],学习内容的安排应遵循该规律,体现出运动技能发展的螺旋式上升,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到整体的规律。合理运用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式。首先,对于相对比较完整或自成体系的教材内容,可以运用单一式构建,注重运动项目技术的完整性,加强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完整体验和学练,在完整体验的基础上,对学习运动项目 创设由易到难的活动或比赛,使学生逐步提高运动技能和运用能力。如足球项目包括单个技术、组合技术、进攻技术、防守技术、比赛等,教材内容较为完整丰富,可通过由易到难的比赛情境构建大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深入学习足球运动项目。其次,对于内容相对较多但项目又相对单一的教学内容,可运用主辅式构建,避免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可选择相关联的几个内容作为主要教材和辅助教材,主辅教材双管齐下教学。如田径项目,在学习跳远技术动作时,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结合与之相关的快 速跑作为辅助教材,丰富单元学习内 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其次,相对于内容不多、内容体系又不够完善的教材,可运用穿插式构建,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补充和完善。如武术项目学习时,武术礼仪、武术文化是武术基本知识中较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学生无法单独学习它,因此可以将其穿插于长拳、南拳、太极拳等大单元教学中,在实践中了解运用、在运用中逐步提升。最后,相对于技能动作学习时段较长,但动作技能又逐渐提升变化的教材内容,可以运用技能发展形 成式,以及由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上升的技能发展形成规律进行构建,如体育舞蹈应从学习简单的动作组合再到复杂的动作组合,配合简单的舞曲再到复杂的舞曲。
四、运用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学策略观念应该进行转变。首先,从注重单个知识点或单项技术的教学向多种动作技术的学、练、赛转变,多运用游戏,多创设比赛情境,将教学内容活起来、串起来,使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促使其真正喜欢运动、坚持运动。其次,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避免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要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最后, 从“生物教学观”向“教学全面育人 观”转变,要把“育人”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与环节,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把学校体育真正的价值有效发挥出来。
五、完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与方式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理念,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选择多元评价内容,注重多种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强调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3]o结合水平四教学设计案例 《长拳——自编套路》单元计划的评价举例说明。
1.评价内容多元化
根据《长拳——自编套路》单元计划的学习目标,在评价内容上体现以下方面。运动能力:运动认知:武术文化和长拳创编知识的了解与运用;体能:横叉等体能练习;技能:长拳自编套路。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武术锻炼习惯;每周能够主动参与课外武术锻炼1~2次;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体育品德:具有“崇德、尚武”的精神,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进取、勇敢顽强、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公平公正、有责任有担当的品质。
2.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了解学生通过《长拳——自编套路》的学习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学习后的进步幅度,以及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考虑到学生通过《长拳——自编套路》学 习后核心素养3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又要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既要考虑学生通过《长拳——自编套路》单元的学习后,对《长拳——自编套路》 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对所学长拳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
3.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在《长拳——自编套路》的学习中,采用自评、互评、师评3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评价,如在健康行为方面,可根据评价内容,在养成良好武术锻炼习惯的基础上,采用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参与课外武术锻炼可采用自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可采用师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六、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呈现
以《长拳——自编套路》单元计划为案例,呈现整体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供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潘建芬.大单元教学设计初探——以体育课程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8(19):40—44.
[2]汪晓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1):35-4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6.
注:本文作者为屈明1 钟德明2(1.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400030;2.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400062)
声明:本文内容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独家特约稿件,如有微信公众号等其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个人转载,请直接转发。
(本文已刊发于《中国学校体育》2021年第10期“教学研究”栏目)
编辑:王璐璐
排版:于玮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