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减”政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改变教育生态的重大教育改革,将教育职能更多地从社会转回学校,学校在义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承担职责、面临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期待也越来越大。落实“双减”,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让孩子都“学会”,人人“会学”,真正实现“减负提质”,这对每位教师、每位学生乃至每位家长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猜测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次阶段性评估一定会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阶段性评估后的晚上,一定是个风雨交加的不眠之夜。教师一定会反思前两天刚讲过的原题,考卷上如果再次出现会不会还要错,特别是认为没问题的学生是不是也会犯错?班上自认为可以优秀的学生会不会再下一个档次?本认为可以达标的孩子会不会不达标?学生一定也在担惊受怕,拿着试卷如何面对父母?如何应对父母的各种可能?父母一定会在抓狂后想到各种奇思异想的办法准备从明天狠抓。如果那一天到了无论我们是哪种角色,此时一定要理性思考一些问题才是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堂是如何落实好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作为教师首先课前要多思课,以自己的思想和努力,去引领更优质的教学,生成更优质的课堂。思考如何将各个知识点整合到一条主线上,思量如何才能让学生多些体验,将这种体验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中。如在( )填合适的单位名称:轮船的载重量约500( ),我们发现许多同学填的是千克,还有妈妈跑步,跑50米大约需要11( ),许多学生选择了分钟。这其实就反映出学生生活经验还远远没有达到,在学校的学习中学生也没有真正体验到吨和秒这两个较为抽象的单位。这就促使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课堂,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学生的生活经验到了哪?他们和我们的课堂距离孩子还有多远?如何才能真正从生活中的数学走向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另外课堂中的几个极个别也是很烧脑很受伤,极个别人就是听不懂,极个别人就是注意不集中,极个别人就是今天学明天忘……如何让他们成长成自己的模样,幸福而快乐地成长。

其次要关注巩固训练,如何练才算有效?针对小学生计算看起来简单但常失分的现象,可采取课前开火车比准确率,一周一赛专项计算比赛活动,列出各类计算题比谁做的又快又对,并进行表扬,一些特殊计算题,比如( )比700少105这类题,学生对这个括号里的数是用加法还是减法来算,脑子中其实是不清晰的,类似可以设计对比训练比700少105的数是( ),( )比700多105,比700多105的数是( ),可以通过个别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来帮助别的同学来理解,我想如果是根据这个题专门设计一个比比看谁的办法好的家庭作业是不是更有价值?

针对做过的题还是错的问题,可以把错误的题板(展)出来,让大家一起找问题,一起化错(华老师的化错教育),顺便找找他为什么会错?我们怎么就能保证做的对呢?

总之,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常思考多尝试,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善于探索,不以我们自以为的套路去作答“双减”下的试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河曲县实验小学 王培峰)

发布:晋北文化平台

供稿:王培峰

编审:张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