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一起做成长型父母

问题来了

有人问:

孩子在家嘴皮子可厉害了,经常可以把大人说得一愣一愣的,可是一出门就“秒怂”,事事都谦让——甚至是毫无原则的谦让。

还有些孩子家里倒也是不横,但出门就异常乖,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为啥孩子会有“两面派”?

如何让孩子“窝里不横”,“外面不怂”呢?

为什么会这样?

许多在家的“小霸王”,其实都是会“看人下菜碟”的孩子。

这个问题,我判断,很可能是家庭环境规则不明确导致的,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一哭闹,家里人就毫无原则地妥协,这很容易造成孩子在家“唯我独尊”的现象。

此外,如果家里还有个的“家里横、外面怂”的大人,就更容易让孩子形成了错误的认知:

社交互动就是该这样,家里不需要客客气气,但出门就要客客气气对别人。

对于只是“外面异常乖”的孩子,很可能只是因为孩子当前的社交能力还比较弱(比如2岁左右),还没办法与同龄孩子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

可以这样做

1、提供一个真实、正常反馈的家庭环境

后台经常看到诸如:被孩子打了、咬痛了,该怎么教育引导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是肯定会直接跟孩子说自己的真实感受——妈妈很痛!很不舒服,然后再思考怎么引导和教育孩子。

情景再现

1、孩子想吃冰淇淋,知道只要一哭,奶奶立马就会给冰淇淋了,而当时吃冰激凌就是不被允许的(哪怕撒娇哭闹),可以试着这样说:

“你想一想,到了幼儿园,老师要求大家先上课,你不肯偏要玩,那时你即使躺倒大哭,大家也不会同意的。老师和小伙伴们反而会觉得你在影响大家。

这时,最该做的是什么呢?

你可以和老师说明自己为什么就是想玩,然后跟老师讨论,商量一个大家都觉得可以接受的方案。”

2、孩子玩得太兴奋打了爷爷,可以让孩子跟爷爷道歉后再引导。

“因为爷爷特别特别爱你,所以就原谅了你。

但你如果在外面玩,也这样打到其他小朋友,他们可不一定就像爷爷那样第一时间原谅你了。

没人愿意和总让自己受伤的孩子玩,这样下去,和你玩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不是吗?”

2、树立家庭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所以自己做好表率很重要。不要在外和颜悦色,回家后都是“情绪脑”,不好好沟通。

家庭内部成员也要坚持原则,违反原则的事情坚定地拒绝孩子,让他们体会到不被满足的失落感。

3、尊重性格的差异性

最后,我想说,社交互动是没有绝对标准的,每个人都是在探索自己舒服的度。

小D也有过,把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让给了别的小朋友。

她是这么说的:

“我看得出他当时比我更想玩这个玩具吧,所以就先让他玩了”

所以我们引导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观察自己的孩子,尊重每个人的性格差异性,让他们自在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给云闺蜜的话:

话题索引

查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