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锻炼。2022年寒假期间,广州大学组织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走进家乡基层,了解社会风貌,聚焦当代中国发展热点,在基层实践中培养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感悟奋进力量,以青春之我建功新时代。
本期高校: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小湖泊”里抓住乡村振兴的“大机遇”
初春时节,沿着宽敞柏油路一直前行,走进江西彭泽太泊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放眼望去,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映入眼帘。稻田中,鱼跃虾戏。集中连片的水域面积,彰显着这里稻虾养殖业的勃勃生机。“我们这条路以前都是泥路,晴天是一块铜,下雨是一包脓。现在我走在这一号马路上,心情非常愉悦,我们太泊湖变得和城市没有什么区别了,田间的道路都是柏油路了。”走在太泊湖一号马路上,章传信书记十分感慨。“我们这里的湖多,以前村民们偶尔会在这里捉龙虾、钓鱼,现在随着科技助农深入太泊湖,你看,我们水面上有空心菜,水面下有天然的水草,水里面有小龙虾,这就是绿色生态循环养殖。”
彭泽县田园风光
紧跟政策引领,勇当振兴乡村“领头羊”
“如何带领全村的人走上致富道路?”是章传信一直思考的问题。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和政策的引领下,太泊湖农业开发区的泊桥村开始实施“土地流转”政策。从部队回来的章传信,起初从自己家所在的“泊桥村”开始,动员村民们把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在起初阶段,他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于是他自掏腰包,成为泊桥村第一个承包土地的人。章传信介绍说:“当时我们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时,我们村里的干部带头承包土地,特别是承包最差的土地。”在村里“领头羊”的带领下,村民们也开始将自家的土地承包出去。随后,乡党委大力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村级党组织团队,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建设中“领头羊”的作用。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农村致富带头人,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发展为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助推器”作用。
打造龙虾经济,延伸绿色养殖产业链
太泊湖地处彭泽县东北部,湖面面积达20.7平方公里,相当于2800个足球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太泊湖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资源与产业的基础。2018年后,“乡村振兴”政策为农民送来了春风。章传信号召村民,除了发展“种养”产业外,还要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此后,太泊湖农业综合开发区开始着力打造“龙虾经济”。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科技助农深入太泊湖的乡村田野。“如何教农民科学地种植养殖”又成为了章传信的一大难题。于是,章传信号召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的跟踪指导。“四年前我与老公、儿子一起承包了250亩水田养殖螃蟹,经过不断地提高养殖技术,今年的螃蟹个大肥美,预计每亩产值9000元左右,家里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太泊湖农业综合开发区的螃蟹养殖大户毛爱霞高兴地说到。在彭泽县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将水稻种植、虾蟹养殖与精深加工相结合,实行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延伸了农业产业链的结构,还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
聚焦虾蟹文化,全面提升村民幸福感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提振、激发农民的信心和力量。只有加强乡村文化的振兴,才能帮助农民树立发展信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让小龙虾文化形成品牌效应。2018年,首届“虾嬉泊湖鱼跃埠头”龙虾美食艺术节在太泊湖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埠头村拉开序幕。整场龙虾艺术节由摄虾、看虾、画虾、捕虾、颂虾、品虾组成,并结合文艺汇演、农副产品展销等环节,吸引众多“虾粉”的参与。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提供互动式、体验式的服务体验,增强乡村的文化软实力。“现在我们村的墙面上、公园里都有很多‘虾蟹元素’,村里的文化服务站还会定期播放科学种植龙虾的教学视频。”来自太泊湖综合农业开发区的杨翼龙说。文化服务站还为在外求学的学子提供了学习的好地方。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也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共产党员,从部队退伍后,一直扎根在太泊湖。我是在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助推下发家致富,过上了文明和谐的小康生活。起初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自然灾害、资金不足,但我没想过退缩,我觉得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当领头羊。”退伍不褪色,从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到发展龙虾经济,章传信一直扎根深爱的土地,以“领头羊”姿态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实践团队:向阳花开
指导老师:张爱凤
团队成员:李佩玉、李臻霖、陈佳玲
潮汕大地的英歌表演
广泛流传于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是一种融合了戏剧、舞蹈、武术等艺术形式的民间舞蹈。相传英歌舞起源于明代年间,传承至今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其来源有“秧歌说”“及时雨说”等多种说法,表演的内容与《水浒传》有关。英歌舞也蕴含着潮汕人民崇尚习武、歌颂英雄等精神,表演时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锣鼓音乐,英歌健儿们以矫健的身姿,吸引着潮汕大地的人民。
2006年5月,英歌舞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歌舞植根于潮汕大地,尽管不同地区形式上有所区别,但集中体现了潮汕人民辛勤劳动、粗犷豪迈、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健身与审美价值。汕头潮阳的棉北后溪英歌队便是一支著名的英歌舞队伍。
小朋友展示英歌动作
浓厚的英歌舞氛围
“我从去年开始练习英歌舞,到现在已经五六个月了。”在此次的表演队伍中,有一位年仅十一岁的小朋友,虽然在队伍中年龄最小,但他扮着道童的扮相,紧跟队伍敲着锣,丝毫不胆怯。原来,因为身高不够高,父母考虑练英歌可以强身健体,便送他过来,没想到他也爱上了这项运动。他现在已经初步掌握了四种乐器,拿起木槌来,一些困难的动作他也游刃有余。“自己要坚持下去,练个十几年。”小朋友笑着说。
为了坚持传承好这项民间艺术,多年来后溪英歌舞队从周边学校广泛招生、义务教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英歌队员。现在已经外出工作,但依旧留队的林芳文便是从初中时就加入了英歌队。“英歌舞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彪悍、比较勇猛,当你在现场观看的时候,基本上会被那种气势给震撼到,在表演结束之后,你会有‘看了还想看’的感慨。”小时候林芳文经常和家人一起看当地的英歌舞表演,萌发了对英歌舞的兴趣,后来在初中时正式加入英歌队,到现在一直抽空参与队伍的训练和表演。对于他来讲,逢年过节来到基地和队员们训练和表演,成为了另一种团聚的方式。
受条件限制,早些年只有部分富裕的乡镇有自己的英歌队,但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乡镇组织起了英歌队伍,英歌舞训练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林芳武回忆,以前他们在沙地上练习,口渴了就喝柴火煮沸的井水,来训练的时候每个人配了一条长毛巾,训练了几个小时之后带走的时候,毛巾上都沾满了汗水。每个人从扎马步开始,到练习每一个招式,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而现在,后溪英歌队训练基地则是平坦的水泥路面,风扇、空调、电视等配备齐全。物质条件变好,他们也更注重宣传工作,表演时化妆林师傅便变身为播主,手持两部手机,横竖屏拍摄,开展直播,或在表演后整理一些精彩片段上传视频APP,吸引了许多民众的关注。潮汕地区浓厚的英歌舞氛围和不断完善的训练条件,正是这项传统项目能够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后溪队每年都会更新、吸纳新鲜血液。
推陈出新,发扬传统
“英歌舞现在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乡镇建立起自己的英歌队伍,如果你不创新,出去表演感觉会落伍。”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急需面对的问题。后溪英歌队一直秉承着不断创新的理念。林芳武说,多年前,后溪队的脸谱就是非常单调地打一个粉底,画一下眉毛眼睛,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装饰了。为了更好地表达出梁山好汉的人物形象,教练团队就根据资料,增加了一些线条的勾画、色彩的运用。“比如说李逵,要表达出他粗犷,他的眼睛就要画出浓眉大眼的感觉,眼睛要往上翘。”
同时英歌舞的动作也不断更新,后溪英歌队教练团队对英歌舞的动作进行了大胆创新,使其更加气势磅礴,具有观赏性。据悉,传统英歌表演具有动作单调、特点不鲜明的问题,后溪队林松等教练对传统的“7槌”套路进行创新,演变出14、18、21下槌的套路,为后溪英歌队奠定下“中快板”的基调。后来,林松还持续探索,带领着后溪队创新出潮汕著名的28、35、49下槌的英歌套路。
近些年来,英歌舞传承也走向多元化,一些女孩子不远万里来到后溪英歌队练习英歌舞,打破了“男子广场舞”的传统观念;后溪英歌舞队还响应号召,录制慕课供广泛爱好者学习;先后参加多项中外比赛或者表演,屡受好评及获奖,2007年4月赴北京参加全国舞蹈大赛登上央视,荣获“优秀表演奖”“网络人气最旺”等殊荣,2012年走出国门,远赴马来西亚开展友好交流演出……
指导老师: 刘雪梅
图片:张诗婷 黄欣 陈煜
文字:杨基锴 黄欣 陈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