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怕怕

我妻子是苏州阊门外下塘村人,娘家门上的亲戚都住在那里。嘉靖末年,我妻子大伯家的仆人进城办事,那天他走得很早,天还没亮。出门一百多步就遇到一个黑衣人,看面相似乎认识,又叫不出名字。二人结伴而行。

当时不但天没亮,还起了大雾,根本看不清道路。黑衣人眼神很好,在前面带路,边走边引导,哪里是水坑,哪里是泥潭。很快来到城门,看到吊桥已经放下,黑衣人却不肯上桥。仆人说:“你不是要进城吗?为什么不上桥?”黑衣人说:“不要强求,不然我做个‘怕怕怕’给老兄看。”

仆人听对方说得有趣,就笑着上前拉他的袖子。黑衣人忽然变身,身长数丈,目赤如火,长舌垂地。仆人惊怖,大叫一声跌倒气绝。天大亮后,行人发现了他,当时身体冰冷,面色发黑,嘴角流着口水。抬到附近的店家,灌下姜汤后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苏州人吓唬孩子时,就用双手捏着自己的脸颊,撑大眼睛,吐出舌头,并说道:“怕怕怕来了!”一些轻薄子弟也经常做出这种样子,俗称鬼脸儿。(出自《狯园》.明代)

卖饼者

有个卖酥饼的人,日暮时走在山路上,他怕遇到鬼,就一路小跑儿。远远看到前面出现一个人,正在慢慢行走。卖饼者认为有了伴侣,非常高兴。追上后说道:“听说这里有鬼,我们一起走吧!”那个人说:“有我做伴,不用害怕。”

卖饼者拍着对方肩膀说:“幸好遇到你,真是太好了!”那人说道:“既然这么说,送我一个饼吃怎么样?”卖饼的人拿了一个饼递过去,那个人的嘴一下张得簸箕般大,长牙数寸突出唇外,他把酥饼扔到嘴里,边咀嚼边说:“味道真好!”卖饼者惊骇欲绝,扔下担子狂奔而去。

上面的故事出自清代《耳食录》,古代故事里,经常有鬼无缘无故出来吓人。鬼吓唬人还有一个套路,往往先吓唬一次,然后变成正常人再吓唬第二次。《搜神记》里讲,有个人骑马夜行,看到路中间有个怪物,大小像兔子,两只眼睛像镜子,又大又亮。

怪物在马前跳跃拦路,某人受到惊吓,跌落马下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怪物已经不知去向,某人骑上马继续往前走,遇到一个步行的人。打过招呼后,某人说了遇到怪物的事,并说道:“有你作伴,真是太好了!”那个人说自己走得慢,在马后随行,然后又问怪物的样子。某人说:“其身如兔,两眼如镜。”

那个人说:“是不是像我这个样子?”某人一回头,那人已经变成了刚才的怪物,并跳上马来。某人再次坠地昏倒。他的马独自跑回家,家人顺着道路寻找,把他救回家,第二天才清醒。

长桥美女

吴江垂虹桥旁有个老妇人,和十多岁的小女儿相依为命,她以捡柴为生,平时也卖些女人的小饰品。弘治初年秋天,老妇人出门办事,女孩儿在家看家。当时夕阳斜照,她在门口闲坐时,忽然来了一个小美人,身后跟着一个丫环。小美女也就十三四岁,虽然年龄不大,但姿色妖冶,妆饰瑰丽,风采飘逸,好像大户人家的女儿。

小美女径自进了她家院子,问道:“婆婆去哪了?”女孩儿回答:“出去了。”小美女说:“那我改天再来。”说完出门而去。老妇人回来,女儿把这件事告诉她,老妇人猜不出来的是谁,也没太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老妇人又出门了,小美人再次到来。女孩儿歉意地说:“我娘等了你一阵儿,又出门了!”小美女失望地说:“哦!”女孩儿问小美女姓名,对方不回答。再问有什么事,小美女羞涩低头,片刻后说:“想要麻烦婆婆给我找个婆家。”女孩儿说:“等我娘回来,一定转告。”小美女说:“嗯,不要忘了!”

接着,小美女又邀请女孩儿去自己的船上做客。到了湖边,水面上停着一艘画舫,里面异香扑鼻,富丽堂皇。小美女请她吃枣,女孩儿偷着藏起两枚。回家的时候,母亲因为她擅自出去而责备,女孩儿就讲了自己的经历,并把枣子拿出来。

老妇人很惊讶,跑到湖边去看,画舫已经不见了。几个月后,小美女又来了一次,老妇人又凑巧出门,后来小美女再也没出现。有人猜测,小美女是水里的精怪。《志怪录》

飞天夜叉

万历葵丑年夏天,黄山附近有户大姓人家娶亲,新娘家距离几十里,已经没有父母,只有兄嫂送亲。当花轿走到半路,新娘口渴,伴婆递上一碗清水。还没等喝完,忽然起了一阵怪风,飞沙走石,尘土弥漫,送亲的人都被吹倒地上,狼狈不堪。

大风过后,送亲队伍继续前行,伴婆掀开轿帘,看到新娘照常端坐。无人知道,新娘已经换成了妖魅。到了夫家,举行仪式后入了洞房。半夜时有人听到洞房传出嚼东西的声音,也没太在意。

次日一早,新郎父母听到儿子的房间有咯嘣咯嘣的声音,好像动物在啃骨头。他们推开门,看到一个大鬼蹲坐在床上,捧着一根人骨啃食。床上地下鲜血淋漓,新郎已经成了几块碎骨。新郎父母大喊,嗓子都变了音调。大鬼一声长啸,从窗户飞走了。

两家开始打官司,一时难以决断。两天后,樵夫在一个山洞发现了真正的新娘,虽然安然无恙,却神智痴呆。她清醒后,对发生的事一无所知,茫然说道:“我不是在轿子里吗?怎么到了这里?”新郎是个温文尔雅,丰姿俊秀的少年,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很惋惜。有人说,这个妖怪可能是飞天夜叉。《狯园》

骷髅吹气

杭州闵冒嘉喜欢下棋,他老师姓孙,师徒俩经常对弈。雍正五年六月,闵冒嘉找了五个朋友,循环比赛。老师说:“我困了,先去睡会儿再来决胜负。”孙老师去了东厢房不久,就发出嚎叫声。闵冒嘉和朋友们急忙奔去,看到老师趴伏于地,口水涂了满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给孙老师灌下姜汤救醒,他说:“我仰躺在床上还没睡熟,觉得有一股凉气直吹后背。范围逐渐扩大,直透心脾,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接着听到床下有嘘气的声音,探头查看,是一个骷髅头对着床板吹气。骷髅和我对视后,跳起来撞我,听到你们的脚步声才消失。”朋友们想挖开床下的土,闵冒嘉怕有祸,没准许,只是把东厢房锁上。《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