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祁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第一单元,安排的是专项识字,和一年级(上)第一单元一样。

两个第一单元的识字是不同的。这个不同不在于一(下)识的字难度加大了,在于一(下)加注了汉语拼音,而一(上)没有。

一(上)第一单元没有加注汉语拼音,原因是汉语拼音这时候还没有出现。没有出现,当然不能有。汉语拼音自从在第二单元出现之后,一直到二(上),到处都是,肆无忌惮的样子。

汉语拼音的有与没有,不是字面上看起来这样简单。学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单元,乃至第一课、第一篇课文、第一行字,看见的是什么?这“第一眼”非常重要。现在看到的是汉字。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标志,即识字要摆在第一位。

识字要摆在第一位,我以为,原因至少有四个。

第一,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考古发掘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是我们的官方文字,而汉语拼音至今才六十多年的历史。

第二,汉字最早为图形,虽然后来演变成笔画,但方块字“图”的本性并没有动摇和改变。对低龄学生而言,看“图”比看拼音直观,也更容易认知。

第三,汉字是有结构的,无论笔画多少,都有无与伦比的结构美。这是汉字独有的魅力。

第四,不管汉语拼音掌握得多熟练,也只是辅助汉字读音的一种工具。

基于此,学生的“第一眼”当然应该是汉字。

第一单元安排识字,突出了汉字为主的地位,我是赞成的。不像我小时候,翻开第一页,就是把嘴巴张开到最大,念ɑ。这个改变是革命性的,是创造性的,也是正本清源。

当然,我有不赞成的地方。

第一,我不赞成每一个汉字都加注汉语拼音。

一(上)第二单元之后到二(上),每一个汉字的头顶,都盘踞至少一个拼音。很多汉字,其实是不需要汉语拼音的,或者说,很多汉字后来是不需要汉语拼音的,比如“一”“人”“的”,等等,这些汉字还需要汉语拼音吗?

我以为,每一个汉字都顶着拼音,对教材编写者来说,是“懒政”——否则不会不加选择,“孤注一掷”;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负担——不管会不会读这个汉字,都得看一眼、读一下汉语拼音;对学习效果来说,是干扰——汉字与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对学习心理来说,是打击——学生看见汉语拼音,先入为主以为不会读,即使会读也会怀疑是不是读错了;对课文版面来说,是“丑化”——拼音密密麻麻,影响了整体的美观、阅读的愉悦。

举一个例子。一(上)第一单元首次出现“一”字,并没有拼音,但从第二单元开始,“一”每一次出现都加注一次,一直到二(上),乐此不疲。

一(上)第八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小蜗牛》,似乎意识到这一点,摇身一变,改成有选择地加注拼音。但随后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八”,及一(下)、二(上),又依然故我。

第二,我不赞成拼音一律顶在汉字上面。

为什么不能把汉语拼音放在汉字下面呢?

汉字在上、拼音在下,至少有四个好处。首先,体现汉字、拼音的主次地位;其次,如此一来,学生会选择先读汉字,遇到障碍才看下面的拼音;再次,先读汉字,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信;最后,让拼音变成读音是否正确的检测。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只是根据需要,“隔三差五”地加注拼音,而且拼音又安放在汉字下面,那么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又会是怎样的阅读、学习效果?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改变教材——要改变一种约定俗成是很难的,但并不意味面对课文不可以一试。何况教材也不是一成不变,否则就没有修订一说。我们对教材应该有敬畏之心,但合适的处理,恰恰是对教材的最大尊重。

回到一(下)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识字《春夏秋冬》。无一例外,题目“春夏秋冬”加注了拼音,课文内容的每一个字也都如此。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这么复杂的课文都学习了,“春夏秋冬”也出现过多次,一(下)还需要一个不能少地加注拼音吗?

即使加,也不需要压在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