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文章转载自: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

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介绍: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 科室成员包括:医生13名、高级验光师、技师及护师数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0名;所有医生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及执业医生资格证,均有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眼科、进修、规培的经历;其中博士3名,分别曾在英国艾伯丁大学眼科、美国哈佛大学Schepen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视光中心设备齐全,已引进了角膜地形图、IOLmaster、综合验光仪等设备,长期开展角膜塑形镜、RGP等验配,提供高标准的专业验配、随访服务,视力、裂隙灯、角膜地形图等常规复查项目免费,定期提供镜片清洁服务。

青光眼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是在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为病人的余生保存足够的视觉。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但是临床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仅仅有半数伴随有升高的眼压,因此,如果您的视神经显示损伤,眼压值却显示在正常范围,降眼压治疗是否同样必要呢?在一个临床实验中(the Collaborative Normal Tension Glaucoma Study),把具有正常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降眼压组和不降眼压组,结果表明在正常眼压的基础上降低25%-30%的措施,对于病人是大有裨益的。降低眼压对于保护视神经至关重要。

使用“目标眼压”评估疗效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保存足够视觉,定期的视野结果(评估视神经功能的一项检查)是衡量治疗是否有效的金指标。然而,视野改变往往非常缓慢,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看出是否稳定,因此我们可以用“目标眼压”这个指标替代,来指导我们的治疗方案。

前述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降低原始眼压的20%-30%往往就是理想的目标眼压。如何确定原始眼压?原始眼压应该由连续24小时内的眼压数值来确定,可以绘成一个24小时眼压曲线。

青光眼患者24小时内的眼压可以表现为波动在人群的“正常范围”内,也可以表现为高于“正常范围”。在北美,仍然可见数以百计的病人看一次门诊、测量一次眼压,就开始了降眼压治疗。如果您在以后的日子里面都要滴眼药水来治疗,那么充分理解自己的初始眼压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人喜欢频繁的见到医生,但是医生不想凭借仅有的一次眼压值来为您制定以后15年的治疗目标。如果没有条件测量24小时眼压,那么回来门诊3次,测量的眼压数值才足以确定目标眼压。

我们能够根据1次门诊测量

确定目标眼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始眼压:以3位患者为例,说明原始眼压和目标眼压。根据3位患者在第一次门诊时测量的眼压,得出结论他们的初始眼压都是25。但是经过3次随访,发现他们真正的初始眼压实际差别悬殊,因此最终的目标眼压也不尽相同。

如果您已经用了某种/些眼药水数年,但是从未复查过。那么如何去评估现用药物的有效性呢?

如果您保存有第一次的视野结果,那么比较第一次和近期的视野,没有进展就可以得出治疗有效了。

如果您的视野有可疑或者确切的进展,或者您没有留存之前检查的任何资料,那么专家建议“单眼停药试验”,具体来讲,就是随机一只眼停药1周,而另外一只眼继续用药,1周后进行24小时眼压测量,从而比较双眼的眼压情况。首先,停药1周非常安全,因为青光眼在1周这样短的时间内不损伤视神经;其次,如果您每天都在点眼药水,那么了解一下这个眼药水是不是在保护您的视神经,也是必要的。

多个研究表明,眼压的异常波动和升高的绝对值同样对视神经损伤严重。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眼压值,还要关注眼压的波动性。通过24小时眼压测量,我们则可以获得患者的这些信息,从而可以指导我们的用药和治疗目标。

患者的目标眼压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通过数年的监测发现患者的视野非常稳定,医生可能会把目标眼压调高,但是需要至少2年以上同时密切监测视野和视神经形态,确保新的目标眼压对视神经是安全的。

如果目标眼压下患者的视野恶化了,那么我们一般会在原目标眼压的基础上再降低20%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准确了解患者的眼压值,以及其波动性,综合患者的情况制定其目标眼压及药物,鼓励患者坚持点药,并且根据随访监测结果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青光眼的个体化治疗,帮助患者呵护他们的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