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公子

津门的郁公子,出身显宦,家境富裕,年刚二十,风姿俊秀,人们都称呼他为玉公子。妻子张氏也是世家出身,美丽贤惠。玉公子家的大宅独居一个小巷,宽敞豪华,最近又买了西侧李总兵的园子,只是有些荒废,还没来得及修整。

有一天,看门人送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蔚州韦秀才拜访。玉公子是个好客的人,赶快迎接。韦秀才也是个翩翩少年,和公子年龄相仿。互相寒暄后,他说道:“得知你新买了李家废园,不知能否租给在下。”玉公子一口答应,和韦秀才定下了搬家的日期。

到了那天,玉公子在门口观看,只见奴仆们抬着箱笼几榻络绎不绝,后面还有几辆香车,应该坐着女眷。一直忙碌到下午,听到园子里传来女子的笑语声。

次日,玉公子带着妻子前去拜访,只见气象豪华、焕然一新,仿佛世族大家百万巨富。韦秀才在院子里迎接,拉着公子的手十分亲热。公子问为何修葺装潢如此迅速,韦秀才笑着说:“知道你会来访,所以让仆人彻夜未眠,加速修整。”接着又介绍道:“我父母和兄弟都在蜀地,这里只有我们夫妻和叔叔家的三个妹妹。”

从此,玉公子和韦秀才一家来往甚密,像亲戚一样走动。韦秀才的妻子秦氏非常漂亮,玉公子看到她就想入非非。时间长了,张氏有所察觉,就对丈夫说:“你是不是很喜欢秦氏?”玉公子有些惭愧,赶紧掩饰,说没有这回事。张氏笑道:“你如果说实话,我可以帮你想办法。”玉公子看到妻子没有责备自己的意思,就说出了对秦氏的爱慕。张氏说:“过些日子,会让你如意的。”

过了几天,张氏把韦秀才的妻子和三个妹妹都请来喝酒,席间给秦氏下了迷药。看到秦氏摇摇欲倒,张氏说:“秦妹妹今天怎么不胜酒力?必是使诈。”秀才的妹妹们说:“嫂子酒量的确浅,休息片刻就会好。”

张氏把秦氏扶到卧室躺下,回到前厅和韦家三姐妹继续喝酒。玉公子从侧门进到卧室,看到秦氏躺在床上,忍不住上前亲吻一下。正准备进一步动作,忽然想到:“我和韦秀才是朋友,这样做岂不是禽兽的行为?”想到这,他给秦氏盖上被子,悄悄离开。

到了傍晚,韦家三姐妹喊醒嫂子离开,张氏挽留说:“妹妹还没吃饭,怎么能空着肚子走呢!在这住一晚上吧!”秦氏微笑说:“你不是好人,今天暂且这样,明天自然会有人来讨公道。”张氏吃了一惊,讪讪不知道说什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人走后,她问丈夫事情为何会败露。玉公子说:“不可能,我什么也没做。”张氏不信,公子指灯发誓。虽然什么也没做,玉公子也惴惴不安。

第二天,韦秀才果然来了,公子掩饰住自己的不安,笑脸相迎。韦秀才面色温和,并没有问责的意思。二人说了一会儿闲话,韦秀才说道:“老兄能够好色不淫,是读了哪些书才做到的呢?可以给我推荐一本。”公子被说破丑事,无地自容,说不出话来。

韦秀才看到他狼狈的样子,微笑说道:“没关系的,昨天幸亏你转念快,不然已经身首异处,你去床下看看。”玉公子查看床下,插着一把雪亮的匕首。

韦秀才走后,他和妻子登门道歉,秦氏也并未生气,两家仍旧相好无间。

不久后的一天,韦秀才穿戴得很整齐来到玉公子家,见面就恭敬行礼。公子很吃惊,说道:“我们情同手足这么久,今天为什么拘泥?”韦秀才说:“我要去往远方,想把叔叔家的三个妹妹托付给你,做婢女还是滕妾都可以。”玉公子连说不敢,秀才却很庄重地再次托付。玉公子答应下来。

次日,各种家具,梳妆用品,以及诸多财物,连番运来,最后是韦家的三个妹妹,但是韦秀才夫妻并未露面。安顿好后,玉公子去韦秀才那拜访,却看到废园荒败如旧,无有一人。他吃惊地回来,问秀才的妹妹们怎么回事,她们只是微笑,并不回答。

两个月后的一天,韦家姐妹忽然很惊慌,围在公子身边问道:“郎君家的《贝叶梵宇金刚经》还在吗?”玉公子说:“那是我家镇宅的经书,正供奉在佛堂里。”韦家姐妹高兴地说:“太好了,实话和郎君说,我们其实是狐,因为劫难当头,所以跟着兄嫂游历避劫。知道您家有这本经书,祥和满室,灾害不侵,所以寄身于此。明日午后大雨,我们藏在佛堂供桌之下,郎君打坐诵经,劫难就会过去。”

玉公子很吃惊,按照她们说的布置。次日午后,果真乌云如墨,雷声隐隐,片刻间大雨倾盆,雷电大作。三个女子都变成狐狸,仓皇趴伏供桌下。玉公子挡在它们前面,端坐念经。忽听空中有声音道:“这该怎么办?”过了一会儿,另外一个声音说:“奉佛旨意,免除!”雷声渐远,云开日出。韦氏姐妹又变成人形,喜形于色地站在公子面前。

后来,玉公子全家搬走不知所终,可能是去找韦秀才了。《夜谭随录》

三仙姑

天津有个大户姓俞。有一天,三个女子从门外走进来,都很年轻且漂亮。俞母问她们从哪来,要做什么。其中一个行礼说道:“我是胡大姑。”又指着另外二人说:“这是黄二姑和嵇三姑,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此地。听说您府上后楼幽静,想借住三年,不知道可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俞母知道对方不是普通人,又喜欢她们的文静贤雅,就答应下来,即刻命仆人打扫小楼。三个女子很高兴,逐一上前,愿拜俞母为义母。俞母安排酒饭,胡大姑说:“我们不食人间烟火已经几百年了。”

从那天起,三位仙姑就住到了后面的小楼上。俞家人从来看不到她们外出,也不到前面院子里来。偶尔俞母去拜访,她们就拿出水果招待,都是当下季节所没有的。胡大姑最漂亮,苗条妩媚,黄二姑微胖,嵇三姑丹凤眼。

俞氏兄弟年龄小,经常到小楼下玩耍,偶尔偷听到仙姑们谈话,说的是古代名女的事迹。仙姑们看到俞氏兄弟,就称呼她们弟弟。

转眼过了三年,有一天,胡大姑到前院拜访俞母,说道:“嵇三妹大劫将至,三弟是贵人,可以拯救。”俞母答应,胡大姑说了拯救的方法,让俞三郎在明日午时戴着帽子端坐堂上,无论如何也不要动,不要摘去帽子,等雷雨过后嵇三姑就会无恙。

当时俞三郎才七岁,第二天,他如约端坐,午时风云突起,电闪雷鸣。三郎感觉帽子里有东西进入,非常沉重。但还是坚持端坐,直到雷电停息。

雷雨过后,三个仙姑前来道谢,然后翩然不见。后来,俞三郎做了江南提督,所娶妻的夫人丹凤眼,和嵇三姑很神似。《柳崖外编》

妖物依附贵人避劫的故事《子不语》里也有一则:德侍郎未显达的时候遇到一个道士,道士给他推算,说某年某日中举,某年某日做什么官,又说某年会遭雷击。德侍郎半信半疑,但是接下来的十多年,道士说的话一一应验。

后来,眼看到了雷击的日子,道士到来,教给他避雷的方法。那天,德侍郎邀请了朝臣同僚环坐在自己家里。午时过后,天空升起了黑云,一声霹雳在他的宅子里响起,地动山摇。德侍郎安然无恙,后堂的炕被击毁,里面有只大蝎子被击死,二尺多长。原来那个道士是蝎子精,多年前就处心积虑,想借德侍郎躲避雷劫,却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