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ded Vulture ▍2022
胡兀鹫(学名:Gypaetus barbatus):又名胡秃鹫,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20世纪初胡兀鹫在欧洲的一些高山地区是比较常见的鸟,后来,当地人误认为它是为害畜牧业的害鸟,甚至有人认为胡兀鹫不仅捕杀羊群,甚至吃婴儿,因此加以捕杀,致使其数量锐减。加之食物资源越来越少,导致胡兀鹫处境每况愈下。60多年前,胡兀鹫在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就已经消失了。
胡兀鹫在中国尚有一定的数量,主要栖息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虽然在中国西部地区这种大型的猛禽还比较容易见到,但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2021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胡兀鹫的特征
胡兀鹫头顶具淡灰褐色或黄白色羽毛,头的两侧亦多为白色或黄白色,脸前面被有黑色刚毛,头部有一条宽阔的黑贯眼纹延伸到颏部,与颏部长而硬的黑毛形成的“胡须”连成一体;眼先和嘴基亦被有黑色刚毛,蜡膜刚毛基部白色。上背、短的肩羽和内侧覆羽暗褐色,具皮黄色或白色羽轴纹,其余上体黑灰色或黑褐色,具白色羽轴纹。尾长、楔形,暗褐色或灰褐色。下体橙皮黄色到黄褐色,胸部橙黄色尤为鲜亮,有时下体为白色或乳白色,但明显的缀有棕色或红褐色,跗蹠被羽到趾或几乎到趾。
头和颈都不象秃鹫、兀鹫那样裸露,而具有黄白色的羽毛,眼睛周围有一圈又黑又长的眉状斑纹——黑色贯眼纹,向前延伸与颏部,羽色非常与众不同。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海拔500-6000米山地裸岩、高寒草甸、山地干草原、荒漠等地区。在沟壑,峡谷和草原穿插的山地亦可见到。在喜马拉雅山,可飞越超过8000米的山峰。在非洲与亚洲的部分山地分布较广,但数量稀少。
生活习性
胡兀鹫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与其他猛禽混群。常在山顶或山坡上空缓慢地飞行和翱翔,头向下低垂,并时常左右转动,眼睛紧盯地面,寻觅动物尸体。由于它嗜食腐肉和骨头,所以脚有所退化,但高而侧扁的喙变得格外强大,先端钩曲成90度,象钢钳一样。依靠强大的喙从动物尸体上去撕下腐肉吞食,剥离大块的骨头,在岩石上摔碎后来填饱肚子,这种习性非常独特。
胡兀鹫的视力很强,在视网膜的斑带区中央凹内的视觉细胞有150-200万个,远多于人类在相似区域的20万个。因此,在相同的距离内,胡兀鹫比人类看到的物体要清晰得多。在觅食过程中,胡兀鹫还会特别注意观察乌鸦、鸢、豺、鬣狗等食尸动物的行为。当这些动物发现动物尸体时,胡兀鹫也会去分一杯羹。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is to care for human beings.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