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南亚“小腾讯”之称的新加坡冬海集团(Sea),去年股价接连走高,股价3年涨30倍,目前已经是亚洲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阿里和腾讯

这也让公司联合创办人、主席兼CEO李小冬以198亿美元,跻身新加坡新首富。

李小冬,今年42岁,生于中国天津,他的父母是天津国有企业职员。

李小冬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系,后来赴美留学,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新加坡冬海集团(Sea Group)创办人是三位中国新移民,即李小冬、叶刚、陈精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来源自网络)

叶刚为冬海集团首席运营官,他此前曾在Wilmar International公司和新加坡经发局任职过。

而陈精业则是虾皮网首席产品官,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系。

李小冬、叶刚、陈精业三人,曾登榜于《胡润全球少壮派白手起家富豪榜》。

2020年11月的第35届新加坡商业大奖颁奖典礼,冬海集团首席执行官李小冬获得“新加坡年度最佳商人”,他从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手中接过奖杯。颁奖典礼上,李小冬称他与人们印象中的商人不一样,与很多人是有了钱或创业有成后移民新加坡不同,他是在这片热土“白手起家”的。
李小冬说:“当我还是一无所有时,新加坡接纳了我。我来这里时几乎没有任何积蓄,还欠了10万美元的学生贷款。我和妻子只能租住在布莱德的一套三居室组屋中的一间卧室。尽管如此,新加坡还是接受了我,对此我将永远心存感激。早在我有所成就之前,他们就让我感到被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来源自网络)

李小冬把游戏、电商、支付都攥在手里,这是很多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绞尽脑汁想要做成,却始终没有做到的事情。

冬海集团(Sea Group),通过旗下Garena、Shopee与SeaMoney分别切入游戏、电商与金融这三个领域,成为东南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然而,虽然勾画出了一个“腾讯+阿里”综合体的美好蓝图,却在半年的时间里遭遇了股价的急速下坠,从巅峰时期的2000亿美元跌至如今的540亿美元。

据冬海集团3月1日发布的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冬海集团的营收总额为99.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7.5%,净亏损为15.7亿美元,同比扩大了17.9%。

从冬海集团的营收结构来看,游戏业务是支撑起发展的引擎。2021年,冬海集团的数字娱乐业务营收约为27.7亿美元,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仍处于烧钱亏损的状态,分别亏损了25.5亿及6亿美元。

作为唯一一项具有正现金流的业务,游戏业务的发展,决定了冬海集团中短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来源自网络)

不少人形容,冬海集团是腾讯的“干儿子”。

冬海最初起家,靠的就是游戏业务。2010年,冬海集团引入了腾讯的投资,旗下的Garena拿到了至关重要的《英雄联盟》在东南亚的代理权,靠此游戏,Garena仅花了两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

此后,腾讯不断向Garena输血,诸如《王者荣耀》、《QQ飞车》等腾讯系的游戏都交给Garena代理,Garena迅速成为东南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游戏公司之一。

从股权角度来说,冬海集团上市之初,腾讯持有约39.7%的股权,是冬海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创始人李小冬则持股20.7%。

与腾讯的深度绑定,让冬海集团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也终于在最近一段时间,成为了其股价下跌的诱因。

今年1月,腾讯减持了冬海集团的股权,从21.3%降至18.7%,除此之外,腾讯还有意将具有超级投票权的B类股份转换为A类股份,届时,腾讯在冬海的投票权预计将减少到10%以下。

就在此次减持交易的两周前,腾讯还以派息的方式大幅减持京东的股票,持股比例从16.9%降至2.2%。

除此之外,与腾讯的绑定,还令冬海集团陷入到了印度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纠纷之中。今年2月,印度封禁了一批与中国有关的互联网APP,冬海集团也受到了波及,旗下最炙手可热的游戏Free Fire(一款与和平精英十分类似的“吃鸡游戏”)也在封禁名单之中。

事件发生后,新加坡政府也出面与印度政府交涉,要求印度政府“尽快解决”对Free Fire 的封禁问题。

受此事件影响,冬海集团的股价下跌幅度高达18.39%,市值蒸发约160亿美元。这款游戏在印度被封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市场反应,原因在于冬海集团对这款游戏的依赖程度太高。

Free Fire是Garena唯一一款获得了巨大成功的自主研发游戏,且是Garena目前收入的主要来源。

2021年四季度与全年,Free Fire在Google Play上的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名全球第二。印度市场对此贡献巨大,2021年,这款游戏在印度地区的下载量约在6700万,占比接近3成。

目前,Garena还没有其他同等量级的游戏可以与Free Fire相媲美,对于整个集团来说,过于单一的收入结构,令市场对冬海集团的未来发展感到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来源自网络)

不仅如此,2015年,冬海集团试图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出Shopee电商平台,切入东南亚地区的电商市场。

与此同时,东南亚的电商市场已经雄踞有阿里系的Lazada和京东投资的Tokopeida这两家有着深厚电商基因的大平台,作为一家以游戏起家的公司,冬海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冬海集团没有指望可以一招鲜地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使用同一种运营模式,而是分头出击,在各个区域建立本土团队,建立起了强大的本土化运营能力。经过数年的耕耘,Shopee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下载量第一的购物类APP,GMV和订单数长期保持着3位数的增长。

尽管如此,就如国内互联网企业面临的“用户天花板”困境一样,冬海集团也将在未来面临用户数量探顶,边际收益减少的问题。

为了维持发展与想像空间,Shopee于2019年走出东南亚,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放眼世界,欧美及东亚地区都已有了成熟的电商巨头,Shopee想要复制东南亚地区的成功极具挑战性,因此,Shopee将运营的重点放在了南美。

巴西是Shopee选中的第一个试点,2019年10月,Shopee在巴西上线,还是通过本土化+高性价比的运营方式,仅一个月的时间,Shopee就冲上了下载榜的第一名。目前,Shopee在巴西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本土电商平台Mercado。此外,Shopee的业务也已经延伸至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家。

新兴互联网企业挑战现存霸主的方式都有些类似,Shopee也是靠着补贴、低价的策略,通过深耕爆款品类吸引消费者,从而打开市场。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支持其业务的快速扩张,去年9月,冬海集团曾以售股方式融资60亿美元。

如此快的扩张速度,造成的后果是物流、运营成本的大幅上涨。尽管目前Shopee的营收数据表现不错,各个区域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但目前Shopee仍未取得盈利,相反,冬海集团从游戏业务获得的利润几乎都被电商业务亏损殆尽,冬海集团的电商业务,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吞金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来源自网络)

尽管目前SeaMoney仍处于亏损状态,但CEO李小冬认为,“SeaMoney将会在明年实现正现金流。”

届时将与Shopee一道,为集团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是海羊,每天记录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温度、有高度、有时度的趣谈,关注我,随时了解新加坡靠谱的当地干货!

如果您对内容喜欢,期待您的转发,也请您在评论区内留言互动!谢谢!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