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络大V,都评说过,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当年横扫六国的秦朝铁骑不见了,最终造成了秦朝三世而亡,其中有个观点是说北面修长城的兵回不来了,南面平定南国的兵不能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作为当代人来说,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说,好像都有点道理,其实这些人的问题,显而易见,要不就是学了点历史胡说八道,要不就是历史知识丰富但是不懂人性,又或者懂历史、知人性但对政治一窍不通,还或者是懂历史、知人性、晓政治,但不懂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秦始皇覆灭了六国,对于自己本身来说,是丰功伟绩,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而对于历史进程来说,秦始皇突然提速,而秦朝统治集团没有跟上,秦始皇在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被压制了,而秦始皇这个伟人一死,所有的问题都成倍地翻涌出来,其中军事实力只是冰山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好比一个小饭店,经营的年非常好,年轻的老板想要发财而扩大经营,采用加盟制度,开始很好,后来很糟,领导能力跟不上、管理团队缺少、员工素质无法保证、制度流程脱节,产品质量变差,口碑断崖式下降,最后不但钱没挣到,百年小店也付诸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秦朝就不应该彻底地采用郡县制,郡县制确实属于进步的制度,但是对于当时的秦朝来说不适用,就好比之后隋炀帝修的大运河,功在千秋败在当代,应该采用封建制度和郡县制度并行的方式,就像之后的西汉刘邦,逐级的实现郡县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随着秦始皇打天下功臣良将,能得到什么?钱,还是权力,那个时候,最高的奖赏就是列土封疆,当年秦国的卫鞅怎么变成的商鞅,不就是把秦国做大了,秦孝公把商於”十五邑封给了卫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兄弟们辛辛苦苦和你创业二十年,你是亿万富翁了,我就是个经理,就是个打工的,这样合适吗?在那个秦末烽烟四起的年代,估计没有几个人,再会为嬴家卖命了,没有将、没有臣的秦朝,就显而易见了,有了天下,那是你嬴家的,没了天下,说不定还有我一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是秦朝政治的必然结果,除了我们熟知的秦末的严刑峻法、劳民伤财以为,就是秦始皇对于军队管理思维的改变,帝国破谋臣亡,狡兔死走狗烹,和平年代,军事人才被无情的打压,军队缩减,对于外敌保留一般的实力,对内让军人解甲归田,严加管控兵器,甚至于对于制造先进武器的作坊也肯定做了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朝从一个战争机器,逐渐的变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从发展来看,肯定是对的,但为后期的秦国无法平定叛乱,埋下了伏笔,其实最后的秦国,是真的没有足够的兵和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从军事的角度来说,也是最为核心的原因,因为政治的原因,破坏了秦朝的整个的军事体系,不但兵少,也没有良将,就算有了一点兵和将军,也因为军事体系的紊乱,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军事体系的国家,无论有多少人、多少兵,那都是纸面的东西,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太多了,都告诉我们,优秀的将军、训练有素的士兵、完备的军事体系三维立体,是打胜仗的关键,而到了秦末,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说白了就是秦朝自废了武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军、士兵、体系确实是关键,但也不是必须全有的,战争胜利的核心要素就是李云龙说的“亮剑”精神,而要实现亮剑精神,一支军队必须有一群“领头羊”,3个师长听军长的,9个旅长听师长的,27个团长听旅长的,81个营长听团长的,243个连长听营长的,729个排长听连长的,2187个班长听连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军长的命令如果能够准确地传到班长,并且能够坚定地执行,那么一个军长带领的就是一群狼兵,如果不能,那么这个军长带领的就是一群羊羔子,人多对于战争来说,没有啥实际的意义,只有带兵的人身先士卒,兵个个争先才是打胜仗的关键,而秦朝什么也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