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兔 娃 梨 瓜(散文)
作者:马腾驰
儿时在老家大张寨,每到夏季,白兔娃梨瓜就上市了。这种梨瓜脆、甜、香,带皮吃也不会有一点余渣,吃完后,弥漫于口腔的余香,久久不会散去。
说白兔娃梨瓜脆,它是咬一口咔嚓嚓响的那种脆,那种脆响,最容易挑动人的味蕾,一个人吃,一旁的一大堆人就会口舌生津。说它甜,那真是甜,甜得不腻歪,是纯纯正正、清清爽爽的那种甜。要说香,好像没有一样水果和它一样,大老远的,就能闻到它那种浓郁的扑鼻的清香。
那时候,村里常有来卖白兔娃梨瓜的小贩,他们人还未进村,叫卖声还没有响起,梨瓜的香气就已传进村子。村街上耍玩的娃娃们,有人就会一激灵,吸吸鼻子,大呼小叫地喊开了,卖白兔娃梨瓜的来了!卖白兔梨瓜的来了!这厢话音未落,那边村口就响起卖瓜人一板一眼,拉长了声调的叫卖声:梨——瓜!白兔儿梨瓜!不甜不要钱!
这种叫做白兔娃的梨瓜,前头大,后头小,瓜色洁白光亮,外形像一只卧在那里的白兔娃。不知哪位高人,给它起了个形象生动,还带有那么一点小可爱的名字:白兔娃梨瓜。
卖白兔娃梨瓜的小贩进村了,口袋里连一分钱都没有的娃娃们,呼啦啦一下子围了上去。他们没有钱,也知道家里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们买梨瓜,他们只是为了过过眼瘾,闻闻梨瓜那撩人魂魄,醉人身心的香味。
他们当中,个别家里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的稀欠娃,会跑回家去,缠着大人给他买梨瓜吃。一会功夫,就可以看到,稀欠娃在前边高兴地蹦着跳着,大人在后边跟着出了家门,朝小贩卖梨瓜的架子车走来。到了跟前,那家大人拿起一个梨瓜,放在鼻子前闻闻,跟小贩开始讨价还价,等不及了的稀欠娃吱哇喊叫着,快买,快买,我要吃,我要吃嘛!
说定价钱,买了一个,那家大人把梨瓜平放在左手掌上,右手轻轻一拍,嘭地一声脆响,梨瓜开裂成几瓣,蜜汁刺溜一下子流满掌心。他把手掌掬紧,右手快速抓起已开裂还在流着蜜汁的梨瓜,低头,吱地一声吸净了左手掌上的蜜汁,吸完蜜汁,他把开裂成瓣的梨瓜递给稀欠娃。稀欠娃眯缝着眼睛,拌着嘴,咂着甜味,大口大口地吃着,他那享受的表情,拌嘴发出的夸张声响,把梨瓜的香甜味道充分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一旁的娃娃们眼睁睁地看着,泛动的口水要从嘴里冲了出来。
白兔娃梨瓜好吃,在那个缺衣少吃的贫困年代,很少有人家舍得花钱买了给娃娃吃。
玉米地里有梨瓜!玩伴中就有人从玉米地里摘过一个大白兔娃梨瓜出来,是他们亲眼看到的,真真确确的事。这个好消息让他们快活,让他们兴奋起来,哎哟哟,我的咣当,玉米地里能找到梨瓜!走,走,快去玉米地里找走!他们你一帮我一帮地钻到玉米地里去找了。
玉米地里是有长出来的白兔娃梨瓜,那是梨瓜籽散落到地里长出来的,是极少能碰到的。老家人说那是“蹩”出来的,“蹩”的意思是说,没有人去种,是不经意间,它们自个儿悄无声息地长出来的。
为了能吃上白兔娃梨瓜,娃娃们是下了势,花了大功夫的。从玉米地里“蹩”出梨瓜苗开始,他们就牵心惦记着,没隔几天,就钻进一眼望不到头、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去,看梨瓜苗长大了没有。每次去,常让他们既沮丧又充满了希望。沮丧的是,它还是那样儿,不见长大,唉,啥时候,它才能扯开蔓开出花结出果来呀?有希望的是,那梨瓜苗还蓬蓬勃勃地活着,活着就有盼头,它就能长大扯蔓,就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玉米地闷热,不透气,汗水湿透了衣服,像刀子一样锋利的玉米叶子在他们脸上、胳膊上划出道道血痕,他们并不在意,他们操心在意着两件事:一是,每次去看梨瓜苗时,都要提前憋着尿,到地里后,用弄草的铲子在梨瓜苗旁挖个小坑,把尿尿进去,这是给梨瓜苗上肥。他们也懂,不能直接给梨瓜苗上撒尿,那样会烧死苗子。再就是,这棵梨瓜苗是他们的大秘密,不能让别的玩伴知道了,每次进玉米地,他们都要警惕地朝四周望望,看有别的玩伴没有,确定没有了,才闪身钻进玉米地里去。出来时,到了地边,并不立即出来,而是猫着腰,先悄悄地伸出头来,看看外面的动静,没有别的玩伴了,才飞身跑出玉米地。
牵肠挂肚,费心劳神,真正能吃上梨瓜的没有几个娃娃。长在玉米地里的梨瓜苗,被密密匝匝的玉米杆遮着,见不上太阳,又不能及时浇上水,常常是看着藤蔓扯长了,开花了,那花没过几天就落了。没落的一两朵花坐上了果,长到核桃那么大就不长了,开始变蔫,枯萎,最后从藤蔓上掉了下来。
玉米地里长的梨瓜苗,并没有让他们如愿以偿地吃上白兔娃梨瓜。那种失落,失望,那种丧气,那种满满的希望落空后的滋味,是苦涩悲凉的,是难以言说的。
我也是当年他们其中的一员,到了今天想起那些往事,心里就酸酸的,苦苦的。在那个贫穷困苦的年代,想吃一个白兔娃梨瓜这个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啊!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我们这一拨人,经历过吃一个白兔娃梨瓜都不容易的日子,随后的岁月里,又经受过诸多的悲苦艰辛,走过坎坷不平的人生路,那一切的一切,使我们懂得了什么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得到的,懂得了干什么事都不会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懂得了生活之大不易。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反倒激发出了我们改变贫穷面貌过上好日子的斗志。时代变迁,上天有眼,人间有爱,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向前,终于过上和大家一样丰裕正常的生活。
多年来,我时常会想起当年围绕白兔娃梨瓜发生的那些难忘的故事,想起那个不平凡的岁月。
2021年12月16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背馍记》《花本无心自在开》。作品也获得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单个网页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他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背馍》被称为网络上的“背馍事件”,心中有梦想,不畏艰难背馍上学,发奋读书的精神被称为“背馍精神”。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鞋》《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背馍记》题写书名并作序之后,又为作者新出版的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题写书名,并以他在马腾驰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为该书之序言。
《花本无心自在开》快递寄书。作者签名,每本快递包邮68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