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一部名为《一双绣花鞋》的电视剧上映,由此打响了“中国式恐怖”剧集的第一枪。

黑暗中,被雾气缠绕的静谧山林,一群人正费力地挖掘着什么,随着镜头的拉近,一代人的童年阴影正式被开启

——偌大的箱子中,只有一双绣花鞋鞋静静地放在中央,漆黑的夜色,将鲜红色的花蕊映衬得异常诡异。

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一镜头吓到,又有多少人一边恐惧着一边捂着眼继续看了下去。

这部被誉为“童年阴影”的电视剧,原是根据一本同样名为《一双绣花鞋》的小说改编而成,而这本小说,更是由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所写下的。

五十多年前,它一度在知青手中广为流行,后来经历了封禁与解禁,几经颠簸之后,才终于拍成了电视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双绣花鞋,让他心惊胆战

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想要继续煽动叛乱的贼心不死,派遣了反革命分子60万人、反动骨干分子60万人,分别潜伏于全国各地,只为等待时机对新政府和百姓进行迫害。

对此,中央人民政府在第一时间下达了《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全国上下就此展开了对国民党反动分子的清查与抓捕。

这份指示传达到重庆地区后,时年21岁的公安部侦察员况浩文,跟随上级指挥开始了行动。

3月12日凌晨,况浩文带领行动小组,准备对一位观察许久的敌特分子进行抓捕。

而正是这一次抓捕,给况浩文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也令他此后的人生天翻地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抓捕活动,统一在晚上的凌晨到第二日早晨八点前进行。

而根据今日的计划,他们将要抓捕11名国民党反动分子,算起来一个人约四十分钟的时间,显然有些紧张。

况浩文带着抓捕小组迅速行动,在抓捕到第8个人时,天边已经隐隐泛起了一抹鱼肚白。

此时的况浩文内心有些着急,好在接下来要抓捕的这个反动分子早已被他们摸清了身份,抓捕过程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将反动分子制服后,况浩文便开始在院内进行其他房间的搜查。

当时已是凌晨四点多,四周静悄悄的,听不见一丁点声音,况浩文刚踏入屋子一步,黑暗便将他团团包围,他什么也看不清,只能依靠手中手电筒发出的光亮来辨别事物。

当手电筒的光扫过一面穿衣镜时,他猛地看到,摆放在穿衣镜前的绣花鞋动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一双黑底白花的绣花鞋,在微弱的光照下显得十分诡异,况浩文被吓了一大跳,一时间只觉得后背发冷,浑身动弹不得。

绣花鞋再没有动静。

原地僵了许久后,况浩文逐渐冷静下来,他觉得那里可能是有人躲藏,于是握紧了手中的枪,一步步向镜子走去。

没有人,前后都没有人,整个屋子只有他自己

——恐惧再一次袭上心头,况浩文快步往外走,此刻的他只想赶紧离开这间屋子。

正巧此时,完成搜查的其他成员前来找他,况浩文如释重负,赶忙将刚才的事情告知给对方。

可对方却根本不相信,觉得他只是太紧张眼花了而已,还催促他快些进行下一个的抓捕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精神高度紧张,他们那么说,我也觉得是不是可能我看错了。”

后来再次回忆那时的情景,况浩文仍然心有余悸。

显然,那一次行动带给况浩文的影响是巨大的,从那以后的每一天,那双绣花鞋都深深地印在他脑海中,不管做什么都会想到它。

况浩文甚至觉得,那双绣花鞋就跟在自己身边。

因为日思夜想,他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现在的他根本没有办法继续完成任务,于是在七年后,况浩文离开了公安部。

但失去工作的况浩文,决定跟绣花鞋做一个“了断”,他要将那个夜晚的经历写出来——那次行动、那间屋子、那双绣花鞋,全部写出来。

于是,以那双绣花鞋为中心线,一篇讲述新中国追捕反动分子的红色故事,就此缓缓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外火遍全国,知青人手一本

为了完成这部小说,况浩文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写了整整六万字。

最初他给小说取的名字为《在茫茫夜色后面》,完成后便在第一时间寄了出去。

这是中国第一部恐怖题材的反特小说,故事结构和内容相当新颖,当时的《成都晚报》主编在看过稿件后,便产生了想要连载的念头。

可文中“敌方特务与我方人员产生感情”的这一情节,使他们拿不定主意,只好继续向上送审。

稿件又被送到了四川省公安厅长和重庆市文联秘书长的手里,在阅读全文后,重庆市文联决定将此稿列入出版计划,并组织了资深的编辑和众多作家一起参与改稿。

不仅如此,这份稿件还得到了电影厂的青睐,决定要将它拍成电影,也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向况浩文提出了建议,是否可以更换一下小说的名字:

“这个名字太长了,不如直接叫《一双绣花鞋》如何?”

况浩文思考了一下,觉得可行,于是这部小说的名字被正式定为《一双绣花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边改稿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另一边的稿件却在被传送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

原来,一个电影厂的员工在阅读稿子后,被文中神秘惊险的桥段深深地吸引了,为了不被人发现,他偷偷抄下来手稿以便回家阅读。

后来,这份手稿又被其他人看到,接着一传十十传百地,就这么互相传阅,很快就在重庆市内引起了风潮。

1969年,“知识青年出工去”的热潮刚刚兴起,许许多多的知青选择从城市走出去,上山下乡,以自己的学识和双手为祖国出一份力,况浩文也是其中之一。

上山下乡的日子普通而充实,这一天,况浩文久违地收到了来自表妹的一封信,他的表妹此刻也作为知青的一份子,去到了黑龙江泉岭农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妹在信中告诉况浩文,他的那本《一双绣花鞋》现在已经成为了知青们人手一本的读物,就连闲聊时的话题,也全部都是关于这本书的。

况浩文这才惊讶地得知,原来他的小说已经跟随着重庆的知青们走出了家门,又在进一步的传播中,蔓延至全国各地。

表妹还告诉他,甚至在有的地方,想要借阅《一双绣花鞋》这本书,需要用两本苏联小说来交换。

这一消息更是令况浩文不敢置信。

因为在当时,苏联小说一本难求,对知青们来说更是放在家里用来收藏的“宝贝”,可自己的小说,竟需要两本这样的“宝贝”来交换,让况浩文激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时开始,《一双绣花鞋》的故事彻底火爆,全国上下都掀起了这股“恐怖”的热潮,在知青们当中,更是做到了人手一本。

角落里的那双绣花鞋到底有什么秘密?它又是属于谁的?这些内容都令知青们痴迷不已。

《一双绣花鞋》更是成为了无数人的睡前读物,就算忍着害怕,也要继续读下去。

这样的势头大概过了八年,直到1975年,《一双绣花鞋》的命运急转直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封禁后解禁,至今生命力不减

由于借阅、手抄的过程中,书里的内容也被人大肆传播,其中关于‘敌方女特务爱上我方地下工作者”的这一内容,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之声。

在他们看来,这是对我方人员的一种抹黑,是一种“侮辱”,随着这些声音的出现,更多的人站出来反对这一情节,甚至反对这本小说。

而此时,《一双绣花鞋》在全国的手抄本数量已经达到了近1.5亿本,可见传播数量之多、范围之广。

由于内容争议较大、传播范围太广,在当时《一双绣花鞋》被宣布成为了“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最终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况浩文很无奈也很痛心。

那段时间,他受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和批评,还有很多人故意拿这件事来笑话他,时至今日仍然记忆犹新:

“有人曾拿着来问我,是不是我写的,我说那就是我写的,它有错误,你把它烧了算了。”

多年后再提及此事,况浩文内心依然沉重,对他来说,这本书就仿佛自己的孩子,而如今孩子有了缺陷,似乎只能活埋了一般。

1979年,经历了多年的全国封禁后,事情再次出现转机。

在这一年,《一双绣花鞋》被解封,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紧随其后发生的一切,让命运的天秤完全偏向了况浩文和他的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说在《红岩》杂志中先一步进行了刊登,况浩文受邀参与了其中的编辑工作。

这是《一双绣花鞋》自创作出来后,第一次以正式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中,关于小说出版的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

八十年代初,这本小说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及连环画,绣花鞋的故事再一次风靡了全国,重现了“往日风采”。

2002年,《一双绣花鞋》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跨越了四个年代的书籍,终于摆脱了过去口口相传、人人手抄的传播方式,和国人正式见了面。

令人感慨的是,在小说出版后,有一位重庆老人一次性买了五本,却并没有阅读,而是将五本书整整齐齐地摆在了妻子的墓碑前。

老人说,这本书曾是妻子的一个愿望:“她活着的时候只听过故事,没有读过,现在她可以好好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感慨的还有况浩文。

当他看到自己的小说摆在书店里时,内心千般滋味无处诉说,这本书跟他本人一起经历了浮浮沉沉。

有过传阅全国的欣喜,也有意外封禁的失落,每次回想起人生中与这本小说有关的那些时刻,况浩文都忍不住哽咽。

那天晚上,他喝了很多酒,他原本是一直都不喝酒的人,但这个“曾经有缺陷的孩子”得以光明正大地重见天日,让他想要庆祝一番。

2003年,《一双绣花鞋》电视剧经过紧锣密鼓地拍摄之后,正式登上了电视荧幕。

在当时,这部电视剧可以称得上是全明星阵容,导演是刚刚靠《重案六组》而声名鹊起的徐庆东,主演则是那个年代的当红小生连奕名,女主角是孙俪和谢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这一部电视剧为了影视化,而对原著小说做了一些更改,但最关键的绣花鞋部分和作品主旨仍紧贴原著,表现力十分突出。

再加上原著故事曾经在知青中风靡一时,让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最高达到了20多点,红极一时,结果又差点因为影响力太过巨大而被封禁。

那双绣花鞋,也从此成为了一代人的“童年阴影”,不论时隔多久,提起来时还会觉得后背一凉。

一转眼时间匆匆而过,2022年的现在,又有消息说《一双绣花鞋》即将翻拍,会以单元剧的方式,分四个部分完整讲述原著小说的故事,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从诞生至今,这个故事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其生命力依然旺盛,丝毫没有因为事发年代过于久远而失去可看性。

而这,恐怕就是深植于基层群众的好故事所应该具有的影响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