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宝匠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上一篇文章中(相关阅读: 5000年前的项链,竟然比现在还时髦?揭秘项链的前世今生(上) ),J先生带大家看了项链在魏晋南北朝以前的发展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金项链 故宫博物院藏

那么,魏晋南北朝以后,项链这种别具一格的装饰品,在样式上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接下来,就跟着J先生继续了解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社会安定,生活富足,唐代女性更加重视装扮自己,项饰成为唐朝女性装扮自己必不可少的配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晶项链,西安考古研究院藏,动脉影摄

由于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瑟瑟珠”、璎珞等舶来品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装束复原

“瑟瑟珠”是从域外进口的一种碧色宝石,由于价格昂贵,数量稀少,佩戴者多为皇室贵族。

至于宝石种类,后人尚无定论,主流有说是绿松石、蓝宝石,还有青金石的。(但J先生对此有不一样的看法,在下一篇文章里会做考据,敬请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供养人壁画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1957年在陕西西安李静训墓中出土的璎珞中坠着的“瑟瑟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西安李静训墓中出土的璎珞

这条璎珞采用纯金制作,由28颗镶嵌着小珍珠的球形金链珠所组成,左右两边各有14颗,呈对称式结构,以金线穿起,项链搭扣中间镶嵌着凹雕有鹿纹的青金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端居中的圆形金饰上镶嵌着一块血红的鸡血石,四周围绕镶嵌有24颗珍珠。

在它的正下方,垂挂着一颗镶有金边的水滴形“瑟瑟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动脉影

这一时期的璎珞,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从设计风格,还是材料选用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异域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唐时期的女子佩戴璎珞

从样式上看,璎珞的纹样华丽繁复,线条起伏近似完美的弧线,技术工艺十分精湛,款式更是极为考究,多以单层项链和多层项链为主。

(相关阅读:璎珞是啥?印度的舶来品,充满佛性的项饰,如今在瓷器上随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璎珞

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战乱频繁,纷争不断,但是在重农兴商、尊崇文化的理念下,不仅经济、文化极为繁荣,而且民间的手工业发展十分昌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 金项饰

由于这一时期,人们普遍遵从周礼、秦汉以来的汉文化传统:“重头饰,轻项饰”,所以,佩戴项饰的人少之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装束复原

随着佛教盛行,一些信奉佛教之人,尤其是妇女,诵经完毕后,常常将念珠(指:诵经时用来计数的串珠)作为一种项饰佩戴在颈部,而这种佩戴方式为宋代独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 水晶念珠 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当然,念珠的材质也是十分丰富,除了最常见的香木外,还有金、银、水晶、珍珠、莲子、菩提子等等。

在江西省波阳县团林公社东湖生产队宋墓中,就曾出土过一条水晶项链,颗颗晶莹饱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省波阳县团林公社东湖生产队宋墓 水晶项链

元  代

元 代

元代时期的项饰承袭宋代,也有以念珠作为项饰的喜好。

璎珞作为一种样式华丽的颈饰,深受王室贵族的喜爱,尤其是在宫廷中的舞女和侍女中,尤为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 玛瑙纯金璎珞挂饰

在元·陶宗仪《元氏掖庭记》中,曾记载:“帝在位久怠于政事,荒游宴,以宫女一十六人......戴象牙冠,身披璎珞”。

在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北壁的元代壁画中,“天女”的颈部上,便佩戴了一条华丽的璎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念珠和璎珞外,在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或壁画上,还常常能够看到一种形似璎珞的饰品,名为长命锁,它是一种带有吉祥、祝福含义的饰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佩戴长命锁的天女 右:戴长命锁的童子

明  朝

明 朝

到了明朝,元朝时就已出现的“长命锁”,成为了妇女儿童佩戴的项饰中最流行的款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明代法海寺壁画局部

关于长命锁最早出现于何时已无实证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从汉朝时期的长命缕演化而来。

据《太平御览·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命缕

汉代端午节时,为了驱魔辟邪,人们常将五彩绳系于身上或悬挂于家门口,而这种五彩绳就被称为“长命缕”。

宋朝时,长命缕已不再是一条简单的五色绳,人们还将珍珠等各种珠宝首饰串于其中,造型更为多样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长期的演变,到明朝时,长命缕逐渐变成了象征吉祥的“长命锁”,成为一种上至贵妇下至平明均可佩戴的一种项饰。

长命锁多为金、银、玉石、红绳等材质制作而成,呈锁状,两面均饰有吉祥的纹饰,有的还刻有吉祥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遇乐】足银长命富贵锁 珠宝匠在售

古人认为将其佩戴在胸前,便可逢凶化吉,驱邪消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庭芳】足银镀金花丝蝴蝶宝宝锁 珠宝匠在售

清  代

清 代

到了清代,项饰的材质不仅多样,而且造型丰富,别具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水晶项链 沈阳故宫博物馆藏 图源:遗产君

这一时期的项饰,大致可以分为朝珠、领约、长命锁和前襟的串珠四种。

其中,朝珠是清朝帝王或品阶较高的官员在特殊的场合悬挂于胸前的饰物,平民百姓不得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碧玺海蓝宝朝珠,辽宁博物馆藏,动脉影摄

朝珠是由108粒珠子贯穿而成,每隔27粒珠子中间需要隔一粒佛头,除此之外,朝珠还需要有三条记捻和一条背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庆皇帝东珠朝珠

由于朝珠需要官员们自行准备,所以,官员们对于朝珠的材质十分讲究,朝珠成为了官员用来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物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金石朝珠 清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朝珠,在清朝还流行一种佩戴在头颈处的女性装饰品,名为领约。

(相关阅读: 衣服标签都没拆?皇后穷得只能戴水晶?你可能对延禧攻略有点误解

从形制上看,它是一个镂金的圆环形状,有开合式的活口,环上镶嵌宝石,活口处垂下两条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镶珊瑚领约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乾隆朝规定,宫廷里的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高级宗室的妻室和女儿,宫廷外的一品至七品命妇,在穿着朝服时均应佩戴金约和领约。

从后妃到命妇,行大礼时需用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镶青金石领约 清 故宫博物院藏

前朝时期的长命锁,在汉族的妇女儿童中仍然十分多见。

这一时期的长命锁,不仅材质更为丰富,制作的工艺也更为精湛,采用镂空、花丝技艺的项饰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银錾刻珐琅彩富贵荣华纹蝴蝶形项圈长命锁

近现代

近现代

而到了今天,项饰已经成为人们首饰盒中必不可少的首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e Jardin Exotique 粉碧玺项链,by Farah Khan

随着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项饰的材质逐渐丰富了起来,除了传统的金银珠玉,各种珍珠、镀金等材质的项饰也流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淡水珍珠项链 珠宝匠在售

而项饰的样式也更为多样,除了一些简约大方的设计,一些富有设计感的项饰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endy Yue红宝石黄金项链

J先生说:
项饰虽然是一种用于点缀颈部的装饰品,但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项饰的样式和材质也在不断地改变,但人们自始至终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却不曾变过。

参考资料:

1、王苗 珠光翠影 中国首饰史话

(注: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阅读:

野性!新颖!前卫!打造霸气女王范儿,他是改变英国珠宝界的男人

价比黄金的寿山石、 储量1亿克拉的蓝宝石,宝藏福建终于藏不住了

神秘、危险的珠宝题材!被大牌追捧的潮流时尚?45款蛇类珠宝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