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鲲,名郑林,字玄鲲,号文忠轩主,汉族,现就职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民族英雄林则徐七世嫡外孙,林则徐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民革中山书画社会员,郑玄鲲先生书法专业研修于清华大学书法研究生班。郑玄鲲先生同时还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国内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为国际注册美术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文化形式。在古代,纯粹意义上的书法只是文人的一种笔墨游戏,用来抒发情理。书法没有独立的表现形式,它依托于汉字,往往是以诗文为载体。古人的诗,是一个综合全息的形式,要么和吟诵歌曲结合,要么则与书法墨迹为一体。
古人写书法,本质是为了写诗文,书法与诗文是形质一体的。只有诗文的书写,古人才定义为书法。而后人则不仅仅如此,古人的所有墨迹,包括政令书写,或碑刻或信稿都被后来的人当作宝贵的书法资料来学习。这便是后人广义上的书法概念。
今人都知道学习书法要师法古人,但是要想的是,你要向古人学习什么?你在书法里想获得什么?这个很重要。不得不说,我们后来人对书法有很深的误会,其中之一,就是混淆了书法的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
中国文化深受儒、道、释三家哲学思想影响,三家哲学都对“静”;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古典艺术是三家思想在美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反映,尚静尚和也就在古典艺术中随处显现。尤其是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由于是静态的、纯黑色的、纯线条的、抽象性的,“静”成了其重要的艺术性格。根据自己平时书写的经验、观看作品的感受、以及阅读历代书论的发现,无论是书写法度的发展过程上,或者是书法作品的审美追求上,还是书法创作、欣赏的心理特征上,书法艺术“静”的特性处处有所显现。本文运用归纳、辨析、比较等方法,试图分析“静”在书写法度的发展过程上、在书法作品的审美取向上、在书法创作、欣赏的心理特征上的具体表现,从而阐释“静”;在书法艺术中的多层含义。追溯书法审美的哲学基础,寻找书法“尚静’’特征的根源。
儒、道、释三家思想都含有对“静”的追求。道家中,老子认为“虚静”是“观道”的先决条件;万物的“本根“静”;事物的发展“由静生动、由动归静”;提出“涤除玄鉴’’等美学观念。庄子进一步倡导“心斋”、“坐忘’’的境界。儒家思想讲究“和”,在哲学思想、治国理念、修身养性、美学观念等方面都体现出“静”、“和”的特征。释家更是推崇“静虑”、“静观”;的修持方法,强调内心的“宁静”。第二部分讨论书法书写法度在发展过程上的重要特点。

书法之法合乎“自然”规律,根据历代书论中的书写法度可以发现,书法发展过程总体呈现“静态”的特点,可谓书写法度“千古不易”;。文中摘录了关于书写工具、执笔、用笔、结体等方面的书论来具体论述,并与中、西方绘画进行一定的比较。另外,从书法学习的过程来看,也呈现出“静态”的特点。
从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上探讨。关于书法的“中和”美、“静穆”美的讨论,是本文的一个重点。通过对“中和”;与“冲和”;的辨析,阐明“中和”美的内涵,本文将“中和”美(“静穆”美)放到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作为书法的审美特征与理想时,儒、道、释三家都追求“和谐”、“静美”;;作为书法美的构成法则时,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达到“和谐”、“静美”。这里先对古代书论中体现辩证统一的因素作总体的摘录、评点,接着对书法结体上与用笔上对立因素的协调进行论述,突出“多样统一”、“相反相成”下的“静”。

重点研究书法创作与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先论述创作前应有“虚静”心态、宁静的环境,书写过程中也贯穿着“虚静”心理,欣赏的心理特征是“以静观动、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复归于静”。书法艺术既是有造型的,又是抽象的:既是抽象的,又是意象的。正是其抽象性、模糊性及内涵丰富性,决定了对其理解和观赏应该“静观默察”;。书法欣赏就是审美观照,需要想象、联想、通感、移情等。另外,书法实践还具有与打太极拳相似的“动中求静”的“静养身心”的功能。
书法艺术与延年益寿。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本身有着较高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书法作品创作过程中动静结合的特点对于作品的创作以及创作者的身心健康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书法创作过程讲究心平气和、动静结合,创作前,人要摆脱外界环境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中去,这样才能够将内心的情感充分体现在作品中,达到书法内心情怀,解出胸中烦闷的作用。此外,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运动,但也结合着一定的节奏变化,因此对于创作者体内静脉内气的运转有着很大的帮助,随着书法水平的不断提高,创作者还会从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减少了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机率。长久坚持书法艺术创作,能够为人的健康长寿带来很大的帮助。
充分发挥书法艺术家的教化作用。要想实现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推广,相关的书法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从原先的清高独步的境界中走向普通的人民群众中去,用自身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指引普通群众,从而培养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书法创作中来,从而实现书法艺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从书法中体会快乐和艺术,使更多的人在艺术品味及人格上得到升华。同时,应该鼓励不同书法形式的艺术家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从而使我国的书法艺术得到发扬和广增大。
书法学的文化和内涵较为独特,并具备完善的理论依据。这是由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决定的。即书法学是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中国的文化是讲综合的,所以书法艺术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书法艺术自逐渐脱离实用性其艺术性得以强化以来,书法学的学科建立成为书法艺术史发展的必然。书法学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自身发展的历史成就成为文化领域独有的艺术现象。
总之,书法艺术所涵盖的丰富文化内涵,是难以一言而概之的,认真研究其文化内涵对于书法学的学科建设有着现实意义,同时,对传承书法艺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