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控”)(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金控”)的金控公司设立许可。

这也是央行首次颁发金控公司牌照。央行表示,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实现金融股权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

去年6月,央行首次受理中国中信和光大集团两家央企的金控牌照设立申请,时隔两个月后,又受理地方金控平台北京金融控股集团的金控牌照设立申请。

目前申设金控牌照获受理的企业共有5家,分别为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多家集团设立金控公司的背后与政策息息相关。2020年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对于已具备设立情形且拟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应当在《金控办法》实施之日起12个月内,向人民银行提出申请。申设金控牌照由此应运而生。

而此举将实质控制多类金融机构的非金融企业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纳入监管,补齐监管短板。

值得注意,市场将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概括为两种,即“大金控”模式与“小金控”模式。所谓“大金控”模式,就是企业集团母公司直接申请成为金融控股公司,企业集团整体被认定为金融控股集团;“小金控”模式,就是在企业集团内部单独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这次获批的两家金控公司实际上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其中,中信集团是金融业务与体内实体业务相隔离,并将金融业务纳入新设立金控公司主体的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小金控模式”。所设公司由中信全资控股。

而北京金控是集团整体申设金控牌照,该公司的发起人是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全资持股北京金控。此外,其已对外投资12家企业,涵盖券商、银行、基金等领域。

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有接近央行人士称:“一般来说,如果整个企业集团金融资产能够占集团并表总资产的85%以上,那么它就可以整体来申设金融控股公司。而北京金控从成立开始就一直按照金控集团监管的方向来设立,采取了整体申设的模式。”

中信证券曾表示,未来部分企业将采取“小金控”模式。但该种模式的监管审批或较为严格,尤其对于近年来从严监管的小贷、支付、征信等反金融,务而言,相关持牌主体归入金控的可能性较大。

此次央行还表示,将开展已受理企业的审批工作,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