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世界史上最有名的一对生死仇敌,这两个国家开始崛起的时间比较接近,而且都有极强的扩张欲,当这两个国家扩张到一定地步时,就必然会发生冲突,毕竟区域的霸主只能有一位;所以当这两位的势力范围接壤后,自然无法避免地就发生了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战争爆发的起因,却还是与乌克兰有关,在1674年时,东乌克兰在新领袖盖特曼萨莫伊洛维奇的带领下与俄罗斯重新合并。而右乌克兰的首领多罗申科则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支持下,率兵入侵东乌克兰,结果却被东乌克兰和沙俄联军击败,而且东乌克兰和沙俄联军还反攻西乌克兰,并俘虏了多罗申科。

也正因为如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得不亲自下场,这场战争从1676年,一直打到1681年,最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于未能达到目的,被迫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承认左岸乌克兰与俄罗斯帝国的重新合并。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显然不会如此承认失败,所以在1686时,双方再次爆发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俄罗斯帝国加入由奥地利、波兰组成的反土同盟,而后戈利岑公爵统兵对克里米亚进行了两次远征、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节节败退。最终第二次俄土战争在1700年双方签订《君士坦丁堡和约》后宣告结束,俄罗斯帝国从此次战争中得到了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的土地。

在俄瑞(瑞典)战争结束后,瑞典大败,瑞典国王被迫逃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以此为导火索,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此战中,因为彼得一世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队的重围,所以战争最终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告终,俄罗斯帝国被迫放弃亚速,拆毁亚速海沿岸的工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休整二十余年后,在1735年时再次爆发战争,俄罗斯帝国原本的目的是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但最终只是得到了摩尔达维亚以及亚速。在之后的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俄土战争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于内部的腐朽以及改革后的俄罗斯帝国日益强大而屡战屡败。

从这四次战争中,俄罗斯帝国先后夺取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以及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之后又顺利吞并克里木汗国(第五次);兼并克里米亚和格鲁吉亚,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第六次);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第七次);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和黑海东岸,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并入俄罗斯帝国(第八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发展成一个非常强大,疆域极其辽阔的超级帝国;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如同一位垂暮老人,虽然极力挣扎,结果却是无济于事。在第九次俄土战争时,如果不是英国和法国及时参战支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话,恐怕结局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仍是十分不利,毕竟俄罗斯帝国开局便以压倒性的优势领先。

但是在不久后发生的第十次俄土战争中,俄罗斯帝国军队在斯科别列夫统率下,兵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无力抵抗,最终被迫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而在第十一次俄土战争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宛如回光返照一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罗斯帝国不利的局势,拿下了高加索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也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后一次与俄罗斯帝国交手了,因为之后的第十二次俄土战争,其实不能称之为两国交战;当时俄罗斯帝国爆发内乱,随后不久便成立了苏联,俄罗斯帝国成为历史;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沦为协约国的殖民地,说是战争,不如说是为英法等国提供后勤服务,而英法等国是帮助俄罗斯帝国残存势力的。

这场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的宿敌之战,以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巅峰开局,以俄罗斯帝国的落幕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沦陷为结局。从整体上来看,俄罗斯帝国是处于优势的,战场从乌克兰逐步转移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逐渐缩小,而俄罗斯帝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可以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后的衰败,与俄土战争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