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明 · 服务学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典戏曲唱论研究

编著者:李俊勇 著

ISBN:978-7-5013-6720-7

成品尺寸:170*240cm

定价:59.00元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本项目“古典戏曲唱论研究”成果,主要对以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为代表的古典戏曲的歌唱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作者首先对唱论基本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并撰写提要,再将明清与民国时期重要曲谱的版本、内容作出叙录,供唱曲者和研究者参考,在此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唱论的理论和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和梳理。其主要内容分为四章,分别为:唱论文献、曲谱典籍、歌唱理论、唱论历史。这是对歌唱理论进行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编者介绍

李俊勇,男,1980年生,河北青县人,文学博士,河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现为文学院下属单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昆曲与古典戏剧研究。编著有《南词叙录疏证》《中国古代曲乐研究》等。

序 言

古典戏曲研究,旧称曲学。曲学自明清以来已谓之“绝学”,而唱论则其绝中之绝。盖唱论所涉唱念表演,又非止案头之功,更兼场上之艺,艺有别才也。若俊勇者,论学,具有根柢;论读书,学富五车;论音律,明清之工尺、宋元之俗字谱几无一不晓。至于度曲,其得之吴门清工一脉,叶堂金伶口口相传之哀秘在焉。如今大学中文系讲堂上擫笛授曲者能有几家?故以厚积之学力薄发,以曲家之手眼疏解曲学之唱论非俊勇不可。

具体到俊勇此书,文献典籍梳理如数家珍,唱论历史探讨更源流清晰。歌唱理论为本题中心,所涉音韵五音四声与发声口法运腔及传统美学等理论,皆自成体系。信其高识新说非为标新之异,而为学界所推信。曲家历来对“宫谱”“曲谱”界定不清,歧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曲谱与宫谱辨”一节旁征博引,根据大量文献,征实两者含义异同、体例界限,遂将两者概念厘清:

曲谱最早指乐曲的乐谱,后来又指南北曲的曲词格律谱,也指南北曲的乐谱。

“宫谱”也跟“曲谱”一样,根据“宫”的不同意思,对应两种不同含义。当“宫”指音符时,它泛指一般乐曲的乐谱;当“宫”指宫调时,它指南北曲牌按宫调系统分类的谱集。

最后作者引用王季烈的话说:“名之不正,已非一日,盖从宜从俗。”

今之南北曲皆在昆腔,昆腔之南曲一准吴音,平上去入皆有阴阳,而北曲依中原音韵,入派三声,平分阴阳。其阴阳既与吴音之阴阳有别,且入清以来《康熙字典》代表的平(一)上(/)去(∨)入(﹨)四声官话之“平”并不分阴阳,故王季烈《集成曲谱》及《螾庐曲谈》指出“北曲本无阳声”,“故阴阳在北曲中,不必分别也”,即主张“北曲平声不分阴阳”。此说发表十年后,俞平伯在《玉簪记〈寄弄〉首曲“华”字今谱不误说》一文中对北曲无阳平之说提出反驳,引起一场学术争讼。俊勇此书歌唱理论一章的“北曲平分阴阳和唱法”一节,铺叙自周德清以来诸家所论后,征引谱例,从依据乐音填制曲词,平仄皆从音乐而来之约定传统,提出“依乐定文”,从而解决了度曲之北曲平分阴阳的难题,并不意间了却了八十多年前的一桩学术公案,为文坛增添一段佳话。

此书所论古典戏曲乃指源于二十八宫调与曲牌体的唐天宝以来燕乐的宋曲院本、南戏戏文与元以来的北曲杂剧、明清传奇,其活体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昆腔。至于近代之板腔、十三辙与国语,以及普通话声乐之戏曲,则不在此论之列。

刘崇德

2019年3月于津门

前 言

古典戏曲是指以曲牌联套为特征的戏剧形式,主要包括南戏、杂剧和传奇三种体裁。和近代以来流行的板腔体不同,它以曲牌为基本单位,以套数为联结方式,一折(出)戏即由一套曲牌加宾白构成,杂剧通常一本四折,南戏和传奇通常一本几十出。早期南戏多由书会才人创作,元明以来的杂剧和传奇则多出文人之手,它的舞台表演是艺术,剧本则是古典文学。

古典戏曲上承唐宋词曲而来,跟唐燕乐、唐宋词、宋曲一脉相承,它的曲牌分南曲和北曲,宋元南戏属于南曲,元杂剧是北曲,明代兴起的传奇从南戏发展而来,以南曲为主。南戏和传奇的演唱有多种声腔,如弋阳腔、海盐腔、昆山腔等,明代中期以后,昆山腔即昆曲兴盛起来,通行全国,取代杂剧的官腔地位。明后期以来的传奇大多是昆曲剧本,文学体裁叫传奇,舞台艺术称昆曲。昆曲兴盛以后,南北曲一统于昆腔,都用昆腔演唱,故自明中后期以来古典戏曲的唱论多即昆曲唱论。

本书结构,先之以文献,继之以理论。任何研究都有其文献基础,限于研究角度,学者各取所需,比如徐大椿的曲论,论著中所见者,乃论著者眼中之徐大椿,非徐大椿理论之全貌。本书专论古典戏曲唱论,故先将元明清时期唱论基本文献做一系统梳理,取其尤要者,就其版本、内容作出提要,将其中涉及唱论内容一一指出,以便学者取择。为探其源,又将文献上溯至唐宋;为观其变,又延其流于民国。对于歌唱来说,理论是指导,乐谱是依据,也是歌唱的具体记载。故欲研究唱论,曲谱不可或缺,而曲谱、宫谱之概念,历来含混不清,本书考辨明白,又依唱论提要例,将明清与民国时期重要曲谱的版本、内容作出叙录,供唱曲者和研究者参考。曲谱以载有工尺谱者为限,无乐谱者不录。

将文献梳理清楚,再研究理论。故本书后两章建立在一、二章的基础上,前后照应,自可参阅。第三章以歌唱原则与美学、音韵学与歌唱、口法和技巧三个角度统摄众多议题,每个议题独立成篇,重在原始文献的分析与相互参证。第四章在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梳理唱论发展的历史,旨在理清唱论发展的脉络和各时期代表性理论的特点,故本章所论多为名家论著,或著述较成规模者,或有一定影响者。断章零篇,概所不取,其观点较有价值者,俱收入第一章唱论文献叙录。

内页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 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编辑室

供稿 | 苗文叶 编辑 | 杨洋

监制 | 隋阳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