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油价一路看涨,带来的“加油焦虑”又将新能源汽车推上了热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去年年底以来,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相继涨价,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却一直上涨,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达62.4万辆,同比增长153.2%。新能源汽车热下,作为人机交互重要窗口的车载显示市场,是否会受益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有望达550万辆

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早已成为各国的共识。根据相关报道,今年不少国家将通过税收或补贴政策刺激这一产业发展:美国将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德国对每辆纯电动汽车平均补贴金额将提升至5.0万—5.8万元人民币;法国对每辆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最高可达约8.6万元人民币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屡获政策支持:除了之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新基建等政策外,新能源汽车还被频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指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下变量较多,但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新能源充电短板的补齐,以及新旧造车势力近年来不断推出各类电动新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能必将被释放。根据国务院数据,去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井喷”,全年销量达到352万辆、增长1.6倍,而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乘联会十分看涨,由原来预测的480万辆调整到550万辆,并预计渗透率将达到25%左右。而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势必将带动车载显示等供应链的上扬。

大屏、多屏化趋势明显,2022年预计出货2亿台

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呈现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轻量化等趋势,智能驾驶系统、新能源管理系统等电子模块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作为整车中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车载显示在这一趋势下,呈现出大屏化、多屏化的发展态势:

特斯拉Model S 17英寸大尺寸触控中控屏掀起的大屏风潮,席卷新能源汽车中控屏市场,根据CINNO Research的数据,去年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中控显示屏CID12.0英寸及以上尺寸段的销量占比为48%;近几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配置了多块屏幕,如车载中控屏、液晶仪表盘、副驾驶显示屏、后排显示屏、A 柱显示器等,部分车辆采用双联屏甚至三联屏。

有分析人士预测,新能源汽车上的实体按键将逐渐消失,未来一辆汽车可能会配备超过10块显示屏。来自国金证券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达1.8亿台、同增29%,预计2022年车载显示屏出货量为2亿台、同增11%,而这主要是受益于汽车大屏化、多屏化趋势下对显示屏需求的拉动。

作为车载显示器的核心防护部件——盖板玻璃,随着车载显示屏需求持续提升,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但也将会面临在更加复杂与严苛的车载应用环境考验下,终端对于其品质要求会更高的挑战。不过,图麟科技17年就从手机盖板玻璃向中尺寸盖板玻璃检测延伸,发布车载盖板玻璃检测设备,经过长达五年的技术打磨和迭代,目前的车载盖板玻璃检测设备关键性能基本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可为盖板玻璃品质提升增加一重保障:能对各类缺陷实现一站式智能全检,检测节拍最快为6秒/片,检测精度点状缺陷直径为0.05mm、线状缺陷宽度为0.02mm,检出率达到97%以上,产品出厂良率可达到99.5%。

(本文图片及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私信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