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鹿邑县观堂镇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本网百姓看台讯:记者 李森 通讯员 谢国彬 智晨阳 河南报道】“现在俺村根本看不到垃圾,比以前干净多了,走在大街上看到这优美的环境,心情都变好了!”3月17日下午,在河南省鹿邑县观堂镇孙庙村村西头,正在修整沟渠的村民们,看着整治后的村容村貌,朴实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河南省鹿邑县观堂镇党委书记宋杰书记介绍,自县委、县政府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以来,镇委、政府强化责任担当,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疏通沟渠、拓宽路肩、植树造绿,确保“还渠于民、还绿于民、还路于民”,实现了“净起来、绿起来”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缝插绿,还绿于民
“植物能通过色彩、质感给人最直接、最强烈的美感,它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与噪声,还能够创造优美的环境,给村民带来大自然的绿色氧吧。”观堂镇党委书记宋杰要求辖区各行政村,在坑塘周边、一宅四园、修复的路肩上,移栽红叶石楠、女贞、白蜡、楸树、果树等树种,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在路边树间、坑塘周围播撒花种,并得到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庭院绿化工作力度,通过见缝插绿、增绿补绿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利,让村民们一有时间就喜欢在村头巷尾,走走转转,满眼的绿,心情倍爽,同时出台路边树木管护办法,让群众做树木的主人,在全镇范围内营造“植绿、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应绿尽绿、努力打造美丽的绿色乡村,还绿于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宽路肩,还渠于民
观堂镇借鉴去年汛期经验,改善田路沟渠,动用8台挖机,在加宽路肩的同时深挖路边沟,未雨绸缪,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能引水浇灌农作物,并为在路肩上植树增绿以及汛期保障群众农田财产打下基础。同时,他们组织相关部门专人负责,对辖区内的主要水域、河流进行查访,按照河塘沟渠水流畅通,水面无漂浮物、河坝,堤身无垃圾、无杂树杂草的标准,进行统一清理工作,通过挖掘机整治岸边大面积垃圾、通过志愿者、环卫人员打捞等方式,对水面漂浮物、杂草、白色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被清理上岸后再用垃圾车运走,防止再次影响水环境和水域环境的美观,确保达到水清、岸绿、渠畅、景美的新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理垃圾,还路于民
观堂镇委、政府,为了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改措施,实化细化工作方案,对辖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边查边改,边改边查,引导辖区村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并组织志愿者对沟河两边的垃圾、塑料袋及废弃物进行了拉网式清理,同时,动用大型机械将村主路、胡同两侧高于路面的水泥地坪、水泥墩全部清除,为保持道路畅通个,对路边私搭乱建、违法占地及畜栏、围栏、户棚、堆积物等障碍物进行拆除,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辖区内的垃圾已全部清理干净,实现通村道路宽畅洁净、绿化一新,为提升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力推进还路于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观堂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主线,以“人居环境整治”突出问题为重点,累计投入资金80余万元、发动群众1800余人次、动用机械45余台次,拆除残垣断壁227处,治理坑塘86处,种植绿化树27500棵,持续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增强。
【编辑: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