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14日,市场上流传一个消息,说富力地产(02777.HK)一笔境内公司债可能无力偿还,公司正在跟债权人寻求展期。

这笔公司债为“16富力04(136360.SH)”,总金额约为19.5亿元,票面利率6.7%,今年4月7日到期。这笔公司债是富力于2016年发行的。

这个消息传出三天后,3月17日,富力地产就发布公告,坦率地承认了这则市场消息的真实性。

富力地产称,这笔公司债公司预计无法于本期债券兑付日前筹措到足额兑付资金,拟于近期与债券持有人就本期债券的展期事宜进行沟通。

此前,市场上流传的消息称,富力针对这笔公司债提出的展期方案中,展期时间为一年,全额票息支付,但无额外赔偿。但这个方案并未获得债券持有人的认可。

上一次富力对到期无法偿还的债券给出的方案开创了同业先河。

2021年12月15日,富力公告称,对将于2022年1月13日到期的共计7.2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拟以现金折价回购,但这个回购,富力给出投资人两种方案:

一是债务打折方案:债券持有人可选择以折扣价(83%)出售所持票据;二是债务展期方案,债券持有人可按原定价格卖出变现,但只可出售所持票据的50%,剩余部分债券展期半年至2022年7月13日偿还。

投资人傻眼了,这种奇葩操作还属实是第一回见到。

当然,投资人还有第三种方案可以选择:那就是富力债务直接违约。

这个公告发出没多久,标普全球评级宣布将富力地产及富力香港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展望均为“负面”。标普将上述现金要约购买及同意征求视作不良债务重组,因此在交易完成后,该机构可能会将其评估为等同于违约。

当然,富力在出现现金流危机后,并非直接躺平,还是采取了不少措施来进行自救,只不过,这种自救举措带来的现金流恐怕难以挽救富力于水火。

去年,富力除了大量减少拿地支出外,还将旗下资产广州机场综合物流园股权出售给黑石,物业板块也卖给了碧桂园,股东也自掏腰包拿钱救公司,这点还是值得点赞。

而几天前的3月14日,富力把位于英国伦敦的房地产项目也卖了。这个名为Vauxhall Square 的项目是2017年富力花了1.58亿英镑买过来的。而此次卖出的价格仅仅为9570万英镑,相当于当初购入价格打了5.8折。

卖了这个项目之后,富力可以回收约合人民币7.86亿元的流动性,但这还远不足以弥补其巨大的流动性窟窿。

目前,富力在国外的项目还有十几个,也都逐步摆上了货架。

许家印去年在回忆起恒大的发展历程时说,2017年是恒大最辉煌的一年,当时恒大负债才5000多亿,但账面上现金就趴了3000多亿,加上全国未售货值,恒大当时可谓是荷包满满。

许老板痛惜地说,如果那一年,恒大不盲目搞多元化,加杠杆扩张,而是停下来减负债,那么恒大也不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

富力走到今天,除了大环境的因素外,也跟其当年巨资收购万达旗下77家酒店资产包不无关系。

2017年,万达王健林遭遇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滑铁卢,不得已断臂求生,富力也乘机捡漏,将老王原定价336亿元的酒店资产包,生生地砍价砍到了199亿元,老王也被砍价砍到摔杯子。

当时看,富力捡了一个大便宜,现在回头看,这几乎成了富力的滑铁卢。

电影《西虹市首富》中,沈腾说,我想亏钱都亏不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现实中的富力,万达旗下资产到手后不到两年,富力直接把原本挣钱的酒店运营到了亏损。2020年的疫情之后,富力的商业地产和酒店生意就更难了。原本以为是下金蛋的母鸡,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和富力的梦魇。

加上富力联席老板张量之子张力创办的实地集团,2020年上市失败后,21年7月遭遇了商票兑付危机,导致持票人冲到富力总部,要求张力“子债父偿”。而此时的张力和富力,早已深陷资金困局,自顾不暇。这件事也导致富力地产随后接连遭遇股债双杀。

如今的富力,尽管房地产行业大环境在日益改善,但富力何时能走出困境,还有待观察。当下,富力更为棘手和麻烦的问题是,除了昨日新增的这笔总额19.5亿元的违约债务以外,今年内,富力还有大量的短期债务即将到期,偿债高峰即将到来。

据不完全统计,境外债方面,除去1月13日到期并已获得展期的7.25亿美元境外债外,富力今年还有两笔境外债将于7月、11月到期,规模分别为2.88亿美元、3.66亿美元,票息率分别为9.125%、12.375%。

境内债方面,“16富力04”、“16富力06”、“16富力11”等多笔公开债将于年内到期,规模分别为19.5亿元、9.95亿元、11.2亿元,分别于4月、5月、10月到期。

从销售端来说,富力地产前两个月的销售情况也并不乐观。

据富力公布的数据,公司今年2月销售收入约45.1亿元,今年1-2月销售收入约91.1亿元。据测算,富力今年1-2月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跌55.38%。

惠誉不久前说,富力地产有大量短期债务将于2022年到期,而其获得资金的渠道可能仍然有限,此外,合同销售额持续下降也可能削弱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该公司将继续面临流动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