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充斥着“涨”字,玉米、小麦、大豆、油价及化肥等大宗商品价格集体上涨,而生猪价格却“跌”字持续,涨字何时来到?在经历了2次国家猪肉收储后,市场还是处于微弱的状态,一直处于情绪低迷的养猪户来说,面对5元门槛也是十分无奈,均价难以上涨。在如此养殖不景气的情况下,需要谨记是后续的猪市是否会继续低迷?面对如此,后续的猪价3大境遇需要注意。

第一问:去产能化何时见效

养殖业从去年一直处于亏损,而且去产能化一直是调节市场的最好手段。根据相关的生猪信息来看,我国的繁育母猪存栏量已经达到正常年份的105%左右,整体上母猪产能已经基本维持安全的状态,而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产能去除后,生猪产能也逐渐减少。从数据显示,在去年的上半年母猪存栏量达到了历史的高点4560万头,而且依照生猪生猪周期来看,今年上班年的出栏量会达到一点高峰,到时出栏量已经达到了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当前的生猪价格下降来看,对于后续的生猪去产能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些难以支撑长期发展的散户,而规模化养殖的企业来说,长期的生产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坚守力量具有一定的能力。
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去产能化在当前难度有点大,如何去产能化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还是有点困难。

第二问:何时降低养殖成本

在当前生猪持续下降的同时,养殖成本增加。毕竟当前饲料加工的玉米及豆粕价格一直上涨,小麦价格连续突破了1.5/1.6元每斤,玉米也接近了1.5元每斤,除了饲料加工原料外,能源的石油价格更是上涨力度较大。综合以上原料及能源价格在饲料价格上涨比例占到了80%左右,对于已经遭受打击的养殖户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因此,何时能够降低成本成为了第二个养殖户比较关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问:市场消费何时能够来到

除了市场供应方面外,市场的猪肉的消费也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即便是去产能化实现,猪肉市场消费还是低迷的话,也难以达到供需平衡的问题。因此,从根源上增加市场消费是提高猪价的一大根本点。当前正处于需求的淡季,再有在疫情的影响下,学校、餐饮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下游猪肉的需求量处于淡季。而且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一些人也咬紧牙关,减少了猪肉的购买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次收储下,对于市场影响主要是稳定猪价,但是效果也收效甚微,而此次的收储与下游市场的消费具有一定的配合。而去年的两次收储却带动了高达50%以上的价格上涨,对于今年的2次收储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还是下游市场消费力度较小造成的,仅仅依靠生猪收储难以推动价格上涨。
在市场消费难以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在短期解决是一个较难的话题,这也就导致了猪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面对当前生猪养殖关心的“3问”,后续的生猪养殖业可能还会面对一定的难题。市场价格持续降低,成本不断增加,对于养殖户来说,市场会变得的更加艰难,在接下来,猪市收储难以抵挡下游市场程度变化,后续还需要更多的市场及市场调控才能稳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