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的主要矛盾,是内容同质化和用户追求新鲜感之间的落差。

作者|略大

编辑|程怡

看到媒体报道,众多App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的消息后,蕾蕾立马行动起来。

打开小红书,进入个人主页,点开右上角的设置按钮,进入到隐私设置页面,下拉到底部的个性化选项,点击关闭。

一番操作之后,她跟小红书之间的算法纠缠,就此解除,后续她又陆续关闭了多家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

其实,关闭个性化推荐并不能解决信息泄露的问题,用户还是得授权平台使用自己的麦克风、照相机,甚至是通讯录等功能,还是会被平台采集到相应的数据。

但是蕾蕾抱着“我不舒服,你也别过太好的心情”,毅然决定关闭算法推荐。她只在薅羊毛的时候,希望被大数据记住。但唯有此刻,大数据记不住她。

01 同质内容

01 同质内容

蕾蕾连着三天,在凌晨刷小红书,她被一位女性博主迷住了。

一条关于“沉浸式回家”的视频里,蕾蕾第一次看到博主展示的生活:独居、26平方米的Loft、猫狗双全。

博主家中的装修被精致的设计过,洗手间是日式的推拉门设计,厨房是北欧简约风,搭配浅色系的厨电,客厅是毛茸茸的小女生风格,柔软的云朵沙发,花朵形状的地毯,侘寂风实木茶几和窗边可以看街角风景的小圆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很多可爱爆棚的元素,点缀在家里:玄关的北极熊钥匙收纳,马桶盖上的小鸭子提手,带有螺旋桨的净水龙头,放映机形象的投影仪,装脏衣服的小推车等等,无一处不透露着精致、可爱。它们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样,能锁定大多数女性的审美。

蕾蕾被击中了,从一条视频开始,一口气刷完了博主的所有视频。发现博主展示的家居生活,就像固定程式的公式:进门放钥匙,换拖鞋,打开冰箱拿燕窝,窝在沙发追剧,进浴室刷牙、洗澡、喂猫喂狗,以及不定时展开的大清扫。

但是画面中透露出来的干净、整洁,每一帧视频,都传递着两个字:品味。这是绝大多数女生梦想中家的样子:兼具高颜值和舒适。

蕾蕾按照博主视频中展示的产品,去电商网站搜索同款,发现内衣洗衣机超1000元,清洗地毯的机器接近1500元,还有将近7000元的洗烘套装,都是一看颜值很心动,一看价格舍不得的产品。

最让蕾蕾感到迷惑的,是博主26平方米的Loft,却能装下如此多的家用电器。博主有空气炸锅,有带空气炸锅功能的电烤箱,有铸铁锅,汤锅、奶锅、炒锅,清洗一体的除尘仪器,手持吸尘器,至少两个不同用途的小推车,细致到连美妆蛋都有独立的洗衣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的算法认出了蕾蕾,推送给她越来越多的独居,住小平米Loft,猫狗双全的博主。她们的内容千篇一律的相似,小众且高价的家用电器,高度雷同的家居小工具,从厨房的剩菜收纳到卫生间马桶刷,都长着很雷同的面孔。

无一例外,这些博主都要特别喜欢收纳和清扫,时不时发一些100件厨卫神器,沉浸式清扫,沉浸式收纳等主题的视频。她们视频中,家的样子,没有灰尘,没有脏乱,也没有多余的物品。

反观蕾蕾,租了88平米的两居室,厨房都拥挤不堪,蒸锅每天在储物间和灶台之间搬来搬去,烤箱上面总会摆有装不进冰箱的剩菜盘子。

博主3㎡的厨房怎么这么干净、整洁呀。是不是自己的收纳能力不行,蕾蕾产生怀疑,开始在小红书上搜索收纳笔记。

这给了算法,又一次“纠缠”自己的机会。

小红书的平台算法,给蕾蕾推荐了更多的收纳知识。比如,如何高效地利用衣柜,如何整理厨房的下水槽。T恤、卫衣、衬衫、裤子、羽绒服要如何收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是千篇一律的统一。用伸缩杆加收纳盒,或者是轨道加木板或者亚克力盒子。总归,装进柜子里的东西,要伸缩、旋转,可拆卸。

衣服收纳也是诸多鸡肋,各种叠法最终指向一件事:衣服叠完要能立起来。实在技术不达标,就用衣服折叠板,连板带衣服的系上。这项功能更鸡肋,衣服不穿的时候,费时费力的收纳,穿的时候,再一次费时费力的解开折叠版,拿出来,博主也没交代不用的折叠版放在哪里。而所做的这些,只是为了维系看起来整洁。

少买些衣服不好吗?衣服挂起来不可以吗?为什么一定要装进柜子和抽屉?

平台算法推荐的内容,标签高度雷同,博主的笔记和给出解决办法也是高度相似。

这让蕾蕾想起来上学时期,语文老师留的作业——记日记,每天记,每周都要交。在家和学校两点一线之间的流水线式的日子里,蕾蕾总结出了以月为单位的“循环”,每月总有几篇日记是关于游戏,上补习班、洗校服以及跟爸妈吵架,自己抄自己,这月抄上月。

02 智障算法

02 智障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