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上涨。离谱的是,美国和英国还在推动整个欧洲彻底告别俄罗斯石油,这直接造成了欧洲燃油价格几连涨。虽然现在欧洲还没有就是否禁止俄石油协商一致,但是欧洲已经接连出现了“反俄信号”,就连此前一度支持俄罗斯的德国也无法幸免,很多德国居民开始抢购“石油替代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球网19日报道称,在德国大部分地区的超市内,都出现了疯狂抢购商品的行为。不仅一些日用品成为“抢手货”,就连葵花油这样的食用油也成为了疯狂抢购的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居民担心俄乌冲突,将会让德国爆发商品供应危机,而另一方面则是为石油上涨做好准备,这些居民将葵花油当作汽车燃油的“替代品”。

不得不说,在西方国家不间断的宣传下,德国居民也坐不住了,甚至已经做好了“不要俄石油”的准备。在过去的半个月内,美国和英国相继推出了针对俄罗斯的“禁油令”,不仅严禁自己的企业进口俄石油,还不断要求欧洲马上与俄罗斯断绝石油贸易,甚至为了解除欧洲的后顾之忧,美国还推出了针对性极强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能源部门宣称,已经决定加大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每年将会额外增加2千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保证欧洲能源的独立,减少俄罗斯天然气对欧洲的“政治影响”。说白了,这就是美国给欧洲找的“后路”,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石二鸟,不仅推动欧洲禁止俄石油,甚至还间接达到阻断欧洲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的目的。

因为此前不久,俄罗斯政府称,一旦欧洲禁止了俄石油,那么所有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将会采取集体行动,不再与欧洲保持合作,同时也不再提供任何的天然气。这样的说法,对欧洲来说就是一种警告,警告欧洲不要将石油问题政治化,也不要做出不符合欧洲利益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俄罗斯的警告正中欧洲的“命门”,在经历了去年冬天的能源危机后,相信所有的欧洲人都不愿意再次度过一个没有天然气保障的寒冷冬天。同时,欧洲的企业也不想因为天然气疯狂的价格,导致自己停产待业。正因为这样的顾虑,欧洲才一直没有响应美英两国的“禁油令”,不过也因内部有其他国家支持美英,欧洲显得摇摆不定。

事实上,美英两国也明白欧洲的顾虑,因此美国才会加大自己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不仅于此,这样的行动,对于美国来说还只是第一步,该国随后有可能推动其他地区的能源出口国加大对欧洲的支持,进而强化欧盟内部支持美国的国家的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也在侧面配合,呼吁德国和欧洲不要专注于利益。泽连斯基在此前的德国演讲中称,不像其他国家只注重利益,德国是欧洲的“领导者”,一定能够明白打击俄罗斯的必要性。

同时,泽连斯基还呼吁德国不要舍不得与俄罗斯的天然气管线,继续支持俄罗斯就是在“推动战争”,希望德国能够马上出面阻止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乌克兰与美英两国的左右夹击中,德国居民也被忽悠了,甚至采取了储备食用油代替燃油的措施。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反俄信号”,一旦大部分欧洲国家居民有了这样的想法,或者在乌克兰问题上大发同情心,那么俄罗斯的麻烦马上就要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