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因为毕竟郭德纲太过成功,已然被钢丝们视为中国传统相声的救世主。日月争辉,必有一黯,郭德纲的成功必然会让喜欢相声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将目光看向所谓的“主流”相声界

那么,究竟“主流”相声该占主流,还是郭德纲德云社或者草台班子的相声该占主流呢?

这个问题应该由艺术界大师专家,或者某个协会去评定,还是由老百姓说了算呢?答案当然是后者,因为相声本就来自民间,属于市井文化的一种。“接地气”才是它能够传承的土壤,在这样的土壤里,它才是扎实的,才能获取生命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声不是不需要改革,也不是不能改革,但这个改革应当基于传统基础上去创新与发展,而不是完全脱离,搞什么“公式”和“说唱”等大杂烩。说白了,那不是创新,那是不伦不类,是打着创新的名义胡乱嫁接。

有些人认为,郭德纲的相声有太多的“糟粕”,比如人类排泄以及伦理哏等等。

以老青年看,其实东北的“二人转”里的内容远比这些严重的多。本山用了很久的时间来倡导“绿色二人转”,得到了普遍认可。其实,这个改变只是体现在了更大的舞台上,反过来说,要想进入更大的舞台,就必须“绿色”起来。事实上如果现在身临二人转剧场看看的话,很多逗乐的内容也并不“绿色”。

“二人转”和相声一样,都属于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茶余饭后,一唱一乐,一听一乐的事。它没教人去做非法勾当,没教人去做男盗女娼的龌龊事,就是靠本事逗大伙来心,从而挣口饭吃,干嘛偏要让它去做思想道德教科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相声已经成为了电视上的一种表演方式,什么时候笑,要听导演指挥,什么时候鼓掌,要看台边上的领掌人。两个人往台上一站,声音高八度,台词都背不好,更别提什么现挂了。

这样的相声,如果没有电视台邀请,你会花钱买票去看吗?没人看的相声,还能活下来吗?都去搞创新了,谁来继承传统相声?如果传统相声断了代,这个责任又有谁能负得起呢?

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之一,就是让相声重新回到了剧场,回到了老百姓中间,让无数人知道了太平歌词,让无数人知道了贯口应当怎么说。郭德纲对传统相声的创新是名符其实的,他运用传统段子的框架,结合新时代的内容,创作出的新传统相声,因为有血有肉,自然会深受老百姓得喜爱。

其二,德云社用自负盈亏的方式,为国家培养了诸多相声人才,这个功绩有多大无需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问题上来,为什么郭德纲的相声深受百姓喜爱?因为他靠顽强毅力和真本事一路走向了成功,因为他对“雅”与“俗”的论断让人折服,因为他的相声在网上可以尽情欣赏,还因为他的表演让人们认识到,原来相声也可以临场现挂着演。

还有一点是,他们说相声,从不跟国家要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