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测资料整理中,应根据所监测内容和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画出相应的过程曲线图及趋势图等,由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和分析观测值的变化情况,分析各监测点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从而判断监测数据有无异常值。

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常常要进行沉降观测,可能出现沉降观测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曲线回升、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和曲线的波浪起伏等现象,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现引用如下:

(1) 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第二次观测时即发现曲线上升,至第三次后曲线又逐渐下降。发生此种现象,一般都是由于首次观测成果存在较大误差所引起的。此时,如前两次观测周期较短,可将第一次观测成果作废,而采用第二次观测成果作为首测成果。

因此,为避免发生此类现象,建议首次观测应适当提高测量精度,认真施测,或进行两次或多次观测,以资比较,确保首次观测成果可靠。

(2) 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多半是水准基点或沉降观测点被碰,如水准基点被压低,或沉降观测点被撬高,此时,应仔细检査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外形有无损伤。如果众多沉降观测点出现此种现象,则水准基点被压低的可能性很大。

此时可改用其他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来继续观测,并再埋设新水准点,以保证水准点个数不少于3个;如果只有一个沉降观测点出现此种现象,则多半是该点被撬高(如果采用隐蔽式沉降观测点,则不会发生此现象),如观测点被撬后已活动,则需另行埋设新点,若点位尚牢固,则可继续使用,对于该点沉降量的计算,则应进行合理处理。

(3)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生此种现象一般是由于水准基点下沉所致,此时,应根据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来判断出最稳定的水准点,以此作为新水准基点,将原来下沉的水准基点废除。

另外,埋在裙楼上的沉降观测点,由于受主楼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属于正常的渐渐回升的现象。

(4) 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线在后期呈现微小波浪起伏现象,一般是由测量误差所造成的,曲线在前期波浪起伏之所以不突出,是因为下沉大于测量误差;但到后期,由于建筑物下沉极微或已接近稳定,因此在曲线上就出现测量误差比较突出的现象。

此时,可将波浪航线改成水平线,后期测量宜提高测精度等级,并适当地延长观测的间隔时间。

-----END-----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