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 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 龙彦)3月22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云南科技增粮”成果发布会。会上,来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分别推介了稻类、玉米、马铃薯等21个(项)粮食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 供图

充分发挥科技作用,为云南粮食增产作出应有贡献,近年来云南粮食作物研究所、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以粮食科技支撑为主线,创新发力云南两用核不育系、粳稻香软米、优质蛋白和高油玉米等品种选育利用,通过国家审定(登记)品种29个、省级审定品种34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国际领先,两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体系、小麦双单倍体高效育种技术国内领先,并创造了多项纪录。

发布会现场,随着节水抗旱稻“旱优737”,创造我国常规糯稻亩产和百亩连片平均产量两项高产纪录的“云科粳1号”,利用“合系35”与元江普通野生稻杂交育成的“云资籼42号”,解决山区粮食安全问题的陆稻新品种“云陆142”等系列粮作科技成果的发布,为我省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科技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 供图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省农科院作为省政府直属的多学科、综合性、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着云南省关键性、战略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的研究和创新任务。省农科院加大品种选育及技术研发力度,选育研发稻类、玉米、麦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110余个(项),其中,41个新品种入选云南省主推品种、16项技术入选主推技术。

近年来,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大力建立科技成果示范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年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超过38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超过2000万亩。特别是针对云南省山区粮食安全需求及陆稻改良的科学问题,以陆稻高产优质改良为目标,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从国内外引进陆稻资源、新品种及技术,引进国外及创制陆稻品种(系)6000余个,有效解决了云南及我国自有资源抗旱及抗病性差、育种手段单一等问题,创新育成了“云陆142”等一批陆稻品种获云南省审定并在云南及周边国家推广应用。同时,以陆稻新品种为基础,研究形成“水改旱”陆稻直播、陆稻玉米规范间作等新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00余万亩。

2021年,我省打赢了“十四五”粮食安全第一仗,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2022年,我省将继续奋斗,为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将从多方面着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良种生产能力,加快粮食作物良种良法推广,进一步提升粮食良种覆盖率、绿色防控覆盖率和综合机械化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6287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930万吨以上。

接下来,为做好科技增粮示范,加快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省农科院筛选出稻类、玉米、麦类、马铃薯等优质高产品种34个、5个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在全省部署40个科技增粮示范点,核心示范面积达13.15万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端与加工端增值增效,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