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遂溪城月镇石头塘村迎来丰收季——机械化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开挖出一行行黄澄澄、外观饱满、个头匀称的马铃薯。农户们忙碌地进行着分拣、归堆、装袋。不远处,货车整装待发,准备将这些“黄金果”运至全国各地。

近年来,借着粤黑合作的东风,为充分利用南北地区冬天闲置的农业资源、开发北方冬种马铃薯供应的空白市场,黑龙江省望奎县龙薯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北方“猫冬”农民、闲置的农业装备以及优质的薯种带到了遂溪。“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种马铃薯”一年三造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遂溪热土上逐渐成熟,作物一年可实现三熟,闯出了一条“北薯南种”的致富路。

一片土地实现多方共赢

随着国家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农业发展逐渐步入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阶段,打造高效现代农业,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南北联动、资源互通的“稻稻薯”模式应运而生,扩大粮食产出,其探索实践也进入第八个年头。

湛江冬闲土地资源丰富,黑龙江冬闲人力资源丰足。早在2014年,在黑龙江省望奎县和广东省遂溪县两地的牵线下,习惯“猫冬”的黑龙江农民来到温暖的南国之滨,在遂溪洋青镇500亩旱坡地上试种马铃薯,亩产高达5000斤,每亩收益2000多元,为黑龙江的10倍。

一片土地,两造水稻,一造马铃薯,既利用地力也保护地力,还收到了良好的种植效益,传统主粮与新主粮的碰撞擦出火花。眼下,石头塘村的“稻稻薯”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共有760亩,春夏两季全部种植了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晚造水稻收割后冬种优质马铃薯,实现了一年三造的高效生产。示范种植以来,一年能实现亩产值9000元以上,亩利润收入达到以往的10倍左右。

因为“稻稻薯”模式,千里之外的资源得以相遇,闲置资源得到盘活,两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均得到提升优化,助农增收的同时,更有效地释放了遂溪的粮食种植能力,充分激活了粮食供给的潜能。

求新求变优化产业结构

纵观遂溪县的农业发展史,从种植甘蔗的“中国第一甜县”,到改种火龙果、发展北运菜,一部应时而变的产业结构优化史的背后,是遂溪波澜壮阔的农业发展史。

在农业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发展,使遂溪也成为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先驱之一。“‘稻稻薯’是一种全新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教授郭荣发说,和旱坡地相比,稻田冬种马铃薯的优势更明显。水稻田土壤湿润,肥力高,稻田土壤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稻田冬种马铃薯一般可比旱坡地亩产提高1000—2000斤。在冬种马铃薯之后,土壤肥力增加,来年水稻产量也将提高。

2018年11月,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望奎县龙薯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遂溪一亩田万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组成粤黑合作联合体,牵头联合本地多家种植大户,打造遂溪县“稻稻薯”南北合作发展联盟,共建高效生产示范基地。与此同时,联盟还建成体系完整、运行高效的“稻稻薯”订单生产新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据了解,“稻稻薯”模式生产时间仅3个月,龙薯农业合作社农民每人能挣两三万元,冬种马铃薯也使当地农地租金从200多元涨到600元以上,提升了当地农民收入。同时,合作社雇用当地百姓种植,一年发工资超过200万元。

为了进一步推广“稻稻薯”项目,遂溪县将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粤黑合作联合体在雷州半岛打造8—10个规模化“稻稻薯”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和旱坡地冬种马铃薯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参与稻田冬种马铃薯,争取在3年内让遂溪冬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记者】陈思亮

【作者】 陈思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