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5月,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欲将病毒铲除殆尽。

此时,一颗盘踞在江苏多年的“毒瘤”,也正被检察机关拔除。

正厅级干部周秀德,身为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主任,不想着为人民服务,反而整天琢磨搞钱搞女人。

他把庄严肃穆的办公室变成了酒池肉林,将国家资产和对农民的补贴当成了自己的“小金库”。

检察机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秀德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在香港开办公司,大搞权色交易权钱交易,非法所得近千余万元,同时与百余名女性有染。

丧心病狂的他甚至还把自己的婚外情经历,写成14本厚厚的日记,其内容污秽不堪。

在检察机关的努力取证下,周秀德贪污受贿最终零口供结案,这个祸国殃民的贪官终于落马,被判处无期徒刑。

日记,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贪官警示录:14本日记写着上百个女人

周秀德在江苏当地的名号,堪比清朝第一巨贪和珅,他五官立体、梳着油头戴着方框眼镜,一副老成学究的模样。

但表面斯文的背后,却是活脱脱的“衣冠禽兽”。

周秀德在担任供销社主任的八年时间里,不停克扣国家下发给农民的化肥、种子、农机补贴,还挪用供销社的资金,与铁杆心腹和红颜知己在香港开办公司。

每天八点上班后,他和下属们打个照面,就搭上出租车匆匆地投身到情妇们的温柔乡里。

化肥,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次正值机关“三讲”,主席台上的周秀德道貌岸然的大谈特谈干部廉政和作风问题。

可他下了主席台,就赶忙去了给情妇租的房子里。

在收到群众大量的举报信和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后,江苏省纪委在2001年9月,决定对周秀德立案调查。

但周秀德的态度非常蛮横,常常是一问三不知。

江苏省纪委,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检察官提出的问题,周秀德总是会轻轻地摇摇脑袋,或者用“不知道”“不清楚”来敷衍。

周秀德“装疯卖傻”很有一套。

比如工作人员问他与下属胡明康和一位黄姓女士,在香港合办的“港大”公司的情况时,周秀德会坚定地称没有这回事。

为了彰显自己对这家公司并不熟悉,周秀德还会故意念成“大港”。

检察官,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问及受贿问题时,周秀德不是称“国民党给我送的钱”,就是说“日本人来找我买官”,一副混不吝的模样。

周秀德的可恨之处远不止于此,在他得知被立案调查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做假账和销毁证据。

这一招,周秀德屡试不爽。

之前省纪委拿着举报信去供销总社搜查时,周秀德就总用假账本和“时间太长”记不清糊弄过去。

假账,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秀德甚至还放出“豪言壮语”称:“只要我周秀德在供销社一天,谁都不要想着来审计。”

2001年,审计人员拿着证明进入供销总社后,周秀德连忙让人把账务上的污点抹去,气急败坏的他甚至还要撕毁账本。

周秀德给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下了“死命令”,告知他们谁都不允许与审计人员接触,否则就是叛变,日后要给他们好果子吃。

供销社,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边,周秀德四处托关系找熟人,希望审计人员们能网开一面

但周秀德这次错了,他以为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见钱眼开、见色难迈。

周秀德的种种举动,反而让审计人员们更加坚定了信念。

审计人员,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纪委、省公安厅还有省审计厅,深知周秀德案情重大、牵连面广,决定联合抽调出30余名人员成立联合专案组,誓要让周秀德这个腐败分子受到法律的严判。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周秀德桩桩件件令人瞠目结舌的罪行也浮出水面。

当办案人员们前往周秀德位于常州武进的老家追缴赃款赃物时,发现柜子里藏着两只精美的密码箱。

办案人员,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个装着厚厚的人民币、港元和美金,而另一个则装着14本日记本。

办案人员翻开日记本,里面的内容令人作呕,让在场的女同志根本不忍直视。

日记中,周秀德用大量篇幅描绘了与不同女性的交往过程,文笔粗俗不堪。

周秀德给每个与她有染的女性都做了标注,把这些女性全都加起来,早已超过了百余个。

钱,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坚克难,抽丝剥茧,揭开贪官的真实一面

经过办案人员的不停走访调查和夜以继日地梳理,一张贪腐的大网,慢慢浮出水面。

针对周秀德的前期调查,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脉络,第一条是周秀德一手提拔上来的省供销社下属企业的负责人。

供销总社下面有很多企业,其中不乏有靠周秀德平步青云者,李丹正是其中之一。

供销社,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秀德和李丹是常州老乡,李丹长相出众身姿高挑,周秀德对她有几分爱慕之意。

1992年在周秀德的运作下,李丹从基层供销社直接调到省供销总社任职。

接着,周秀德又让李丹成了供销总社直属大企业的一把手。

供销社,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周秀德对李丹一直是照顾有加。

当年李丹的公司想用化肥换香烟,周秀德直接找了自己的熟人,让李丹的公司获利百余万元。

李丹倒是懂得投桃报李,不停地给周秀德送钱,两人的关系也一直是暧昧不清。

香烟,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贪财成性的周秀德,还打起了身边同事的主意。

1996年,供销社为了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花费重金在南京买下了30套商品房。

周秀德联络了房地产公司,让他们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每平方再增加200元。

于是,周秀德的手里顺理成章地多出来50万元。

房地产,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秀德本来打算用这笔钱再买套豪宅,以供自己享乐。

但儿子刚好要结婚,周秀德就用其中的38.4万给儿子置办了婚房。

东窗事发后,周秀德想让儿子把产权退还给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此来掩人耳目。

但产权是退回去了,周秀德的儿子却一直没有搬出来。

婚房,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审理的第二条线,是周秀德那群正在被羁押和服刑的下属。

黄胜德原先是江阴供销社的主任,他在职期间大肆敛财,还多次贪污公款,造成江阴供销社亏空严重。

为了能逃避惩罚,黄胜德不断地去南京找周秀德,每次都是拿上很多珍贵的礼品和大量现金。

服刑,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黄胜德的利诱下,周秀德以供销总社的名义为江阴供销社提供贷款担保,让国家财政平白损失3000多万人民币。

因受贿而被羁押的姜建初,是省供销社的副主任,当时他与周秀德狼狈为奸,把供销社搞得乌烟瘴气。

姜建初原本只是一个正科级干部,可短短几年就升了副厅,当上了供销社的二把手,这与他对周秀德的殷勤密不可分。

供销社,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建初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我把后半生都压在周(秀德)主任身上了,只有他能对我负责。”

为了跟周秀德搞好关系,这位手下真正做到了鞍前马后。

周秀德买房,姜建初送装修送空调;周秀德刚找了新情妇,姜建初立刻将别人送的万余元的浪琴情侣对表给了周秀德;

周秀德闷闷不乐,姜建初就大摆筵宴,并在饭桌上送钱哄他开心。

钞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建初自嘲道:“就是对我爸爸,我也没这么孝顺过。”

李丹、黄胜德和姜建初,看似与周秀德交情匪浅,但这三人都不是他的铁杆。

真正让周秀德信任的,还是省供销社直属企业农资公司的总经理胡明康。

农资公司是周秀德的“独立王国”,除了他的代理人胡明康外,任何人都不能插手农资公司的事务。

供销社,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秀德被批捕后,得到消息的胡明康也失去了踪迹。

他留给专案组人员的,除了一大堆还未被揭晓的贪腐证据,还有一张写着:“我走了”三个字的纸条。

办案人员苦找了胡明康一个月都没有收获,最后,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胡明康内弟的身上。

这个内弟仗着姐夫是供销社的高层人员,在南京开办了农业公司,每每总是能以高价拍下农资公司的项目。

南京,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对他的跟踪,专案组人员在四川泸州的一间出租屋里找到了胡明康。

胡明康显然是以为自己逃之夭夭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他添置了红木家具,摆上了柴米油盐,闲来无事再喝口泸州老窖。

实在觉得烦闷了,他就去计算机培训班学学新科技。

当公安人员找上门的那一刻,胡明康眼睛都直了,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说:“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出租屋,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将周秀德比作古代的皇帝,那么胡明康就是他的丞相。

周秀德的大事小情悉数交由胡明康打理,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都是胡明康一手操办。

九十年代初国家为了经济发展,实行价格双轨制。

周秀德与胡明康一拍即合,决定以开放市场的名义,把国家下发给农民的平价化肥和农药高价售卖。

经济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赚来的钱,就成了他们自己的“小金库”。

这一来二去,周胡两人就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但是人的贪欲一旦被激发就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黄某是一名从大陆过去的港商,改革开放刚兴起之际,她回扬中故地重游,结识了时任县委书记的周秀德。

两人一见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顷刻间变得熟络起来。

改革开放,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黄某和周秀德也没断了联系,黄某时常飞回内地约见周秀德。

时值1992年市场经济进入腾飞阶段,黄某不失事宜地联系了正想办“窗口公司”的周秀德。

周秀德叫来了心腹胡明康,三人在饭桌上商量了一番,就敲定了在香港开公司的事。

这家公司将会归属在农资公司名下,但整个供销社除了周秀德与胡明康谁也不允许知道。

饭桌,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港大”公司正式在香港注册。

周秀德亲自担任董事长,而胡明康担任董事,公司的具体运作,由黄某和她的丈夫负责。

开设公司的种种花费,包括购买办公楼以及宿舍楼的费用,周秀德吩咐胡明康从“小金库”中划拨,胡明康分多次给“港大”的账户上划过去1000万元。

周秀德将“港大”公司当作自己的退路,他原本打算在退休以后带着妻儿老小全部移居香港。

香港,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周秀德拼了老命也要保住“港大”。

1994年香港严厉打击大陆资金开办的公司,危急关头,周秀德与胡明康直接辞去了董事长和董事的职务,自此从台前退居到幕后。

两年以后,港大公司因业务匮乏即将濒临倒闭,黄某找上周秀德与胡明康准备分家。

她提议:办公楼归自己,宿舍楼给周秀德,账目上的资金给胡明康。

香港,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周秀德还指望着港大公司养老,他说:“这样吧,港大公司先留着,暂不撤销。”

周秀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香港回归以后,港大公司还能起死回生,自己拨出去的那1000万赃款还能再收回来。

后来,专案组经过近两年的审理,终于梳理出了周秀德的一条条犯罪证据。

法庭上,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周秀德还是装作疯疯癫癫,好像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法院,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8月15日,南京法院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对周秀德作出判决。

周秀德因犯受贿罪,被没收个人财产11万元,处11年有期徒刑;因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22年,距离当年的审判已过了10年之久,如今的周秀德也已经80岁高龄,即使有朝一日他能出狱,他也早已成了与社会脱节的风烛残年之人。

判刑,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吴石 ,易红.铁证,锁定“零口供”巨贪——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原主任周秀德贪污受贿案查处纪实[J].中国监察,2004(03):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