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吉林省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确诊病例连续多日在高位运行,看着身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断增多,疫情防控措施越来越严格,人们的心理压力难免会增大。那么,应该怎样消除这种恐慌紧张的情绪呢?

长春市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吴波说,面对这些天新增感染者人数比较多,一些市民可能会产生恐慌紧张的情绪,这也是正常的反应。但我们用不着过分恐慌,只要想想:两年下来,我们对这个病已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断更新了对付它的办法。诊断治疗的方法,尤其是治疗效果已有很大提高,重症率大大降低,治疗的药物也已经在临床上开始使用。对于病毒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心理上藐视,行动上重视。

个体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有效降低个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个体免疫力,健康的心态能帮助我们把负性情绪降下来,让平和、理件、乐观等积极心态升上来,促进自身免疫力增强,更好地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

良好的安全感就是把不确定性的事情转化成确定性的,积极了解防控各种要求,相信党和政府,站在时间的维度看待疫情,一切不美好都会过去,美丽的春天一定会如约而至。

接纳自己就是要学会接受现实、接纳自己、接纳不良情绪,也接纳他人。因为疫情很多事被耽误了。很多熟悉的规律要调整了,肯定心烦。与其抱然抵触,不如顺势而为,给生活做个减法。

自律的生活,就是即便每天只能在家里、在寝室里、在办公室里,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也要自律,保持神清气爽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己平衡饮食、规律运动、科学睡眠、平和心态的褒奖,也是对家人的爱护和激励。自律,也包括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不找事、不添乱。

对未来的憧憬,就是无论当下多不方便,也要憧憬未来,想幸福的时光,并且坚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