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跟你商量个事,单位要抽调党员去隔离宾馆工作,我想报名参加。”

“那你去吧,我支持你,孩子在妈那呢,我也能踏踏实实回医院工作。上次没能去武汉支援一直是我的遗憾,你这次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啊!”

这段对话发生在3月6日中午。在得到妻子的支持后,兰州市城关区环卫中心的彭重阳立刻报名并根据安排收拾行装前往隔离宾馆集合。

6日18:00,所有工作人员开始了紧张的培训工作,防护服穿脱、隔离点工作注意事项、隔离人员登记流程……两个小时后,第一批集中隔离人员来到了酒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个小时后,脱下防护服的彭重阳顾不上洗漱直接躺在床上沉沉睡去。1小时后他睁着通红的双眼,再次上岗,监测体温、运送物品、清理垃圾,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

对于彭重阳等工作人员来说,安抚隔离人员情绪是最考验人的工作。

午休时间,彭重阳匆匆吃完饭就点开隔离群,面对上千条群消息,他一一解答,讲解最新防疫政策,安抚大家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不间断地工作,不知何时,彭重阳发现自己的半截大拇指变得乌青。

这一夜,彭重阳睡得并不安稳,不断响起的微信提示音让他一遍遍醒来。

“我的手机没电了,充电器没拿,能不能帮忙找一个?”

“我出门着急忘了带常备药了,能不能让家人送给我?”

“我想吃水果了。”

“牙膏不够用了。”

“卫生纸完了。”

“核酸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啊?”……

面对隔离人员家人送来的生活物资,彭重阳仔细检查并做好登记和消毒,有时还得做好解释工作退回严令禁止的物品。对隔离点的两位孕妇,有过伺候妻子孕期经历的他更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隔离点,负面情绪容易被放大,人总会猝不及防地崩溃。彭重阳说,有天夜晚一名女子突然腹痛难忍在微信群中求助,在根据流程上报解决的期间她突然间情绪崩溃,先是在群里吵闹骂人,接着又在房间里折腾,号啕大哭。他们不停地安抚、劝慰都无济于事,最后医生到达诊治,在多方安抚下女子才归于平静。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彭重阳,他说人们总是在面对未知时会恐惧,会需要陪伴,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我不是专业的心理疏导师,也没学过相关课程,我只是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去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去考虑他们需要什么。第一个14天马上就要结束了,下一个14天正等着我继续发光发热,疫情还未结束,我们还需努力!”彭重阳说。

文·图丨奔流新闻通讯员 马媛媛 记者 李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