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层次理论中说道,人类实现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只能算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才能进入更高级阶段:小康阶段和富裕阶段。

我们每个人无论学历高低,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温饱问题,毕竟提升学历的最低级需求或者说目标就是为了生存,说自白一点就是为了“混口饭吃”。

因此推论,高学历就意味着高薪,诸如“xx博士年薪两百万”的新闻,人们也喜闻乐见,毕竟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这才是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我在看2018年的一档关于求职的综艺节目时,发现一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35岁工科博士“一反常态”,薪资只要5000,在场老板无不疑惑。

你知道吗?我2013年硕士毕业时,找的第一份工作也是5000,可他是工科博士,按理说薪酬高多了。

为什么工科博士只要这么低的薪资?难道他的能力不配有更高的薪资吗?

最初看到这位工科博士时,就被他朴素无华的气质给吸引住了,一看就是“草根本根”。

他,名叫刘本良,长相普通,中等身材,身高也不算高,没有戴眼镜的眼睛小而聚光,身着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衬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现场前,他并未刻意注重外在形象,就连主持人都直言不讳地问他是不是没有刮胡子,没想到他很诚实地回答说确实好几天没刮,因为他觉得自己所有的精力应该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搞研究。

有别于其他高学历人才追逐高薪和享受,这位紧张时说话还略微有点结巴的博士却有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

“我是刘本良,我是一名工科博士,我总想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根源问题。要解决根源问题,需要有一些素质,一是要有夸父追日一般的愿力,二是要有悟性,诸如对苹果落地等寻常事物要有感受力;第三是要有西天取经般的意志力。三者合一,将导致一个人纯粹,纯粹到有些愚蠢,我经常想成为一名愚蠢的发明者。”

然而,这位从2013年6月就不曾工作的博士是如何努力实现他的远大人生目标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就是那个时候,他突破了思维认知,从自然界中得到了制造“超级电池”的方法。

据刘博士介绍说,一小节这种超级电池就能满足整个家庭的用电需求,这确实很不可思议,就连台上的老板们都听得一愣一愣。

没想到,这位有些内向甚至紧张时说话都会结巴的男士,在谈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时会侃侃而谈,甚至他还说自己目前的研究就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已经做出了一个原型,只不过还需要严格的科学检测。

听完他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老板们面面相觑,都不太相信。

那么,有个问题是,研究费用哪儿来呢?不出去工作,光搞研究的话,除非有老板资助才行。

对此,刘博士倒是很坦然,他说自己用于研究的20多万大部分都来自热心人士的资助,而自己就出了七八万。他原以为资金可以够用,但后来还是不得不让同样搞研究的妻子来分担开资,而在工地上班的父亲则帮他资助生活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刘博士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不但父亲心甘情愿地养着他,就连同样搞研究的妻子也心甘情愿地在经济上扶持他。

不过,既然这么牛,那为何不继续研究着,要出来找工作了?

面对主持人的疑问,刘博士这样答复道:“我必须得承担父亲的责任,因为我又添了一个新的儿子。”看来,这两年他除了搞研究也没闲着。

我内心不禁犯嘀咕,他老婆因为要承担赚钱养家的重任,所以带孩子的责任自然交给老人了,而他目前的研究也没完全实现,这样的情形之下,他居然还敢生二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觉得不靠谱的是,刘博士说要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可是居然只要5000元的薪水。他期望的薪资标准打破了在场所有人的认知,甚至有一位老板直接提出质疑:“那你这博士学位是真的吗?”

还有一位做新能源的老板也说要考验一下他,于是就提了一些新能源方面的基础知识,谁知刘博士一问三不知。眼看着如此情形,在场的老板更是忍不住嘲讽和质疑

不过,刘博士倒也坦然,他不急不慢地回怼老板们,说自己的研究跟新能量本就是两码事,新能源他还瞧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这天就要聊死了,又有老板提问,既然你在香港大学读的博士,那总该会说粤语吧,总知道香港中文大学怎么走吧,没想到刘博士依然回答不上,这下把老板们给整不会了

面试官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应聘者往往无计可施,进而心生质疑也属正常现象。然而,即便是这些问题他都回答不上,也说明不了他的博士学位就不是货真价实,毕竟这些问题并非针对他的研究内容所展开的。

所有人似乎为了质疑而质疑,而非真的关心他研究的领域、研究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当我听到他说下面这番话时,还是挺受触动的,难怪同样搞研究的妻子会全力支持他,毫无怨言。

他说:“你读书首先不要为了钱,你要去创造有益于全人类事业的事情。我要5000就是为了传达这种价值观。”

不过,遗憾的是他最终还是被所有老板给pass掉了,最终郁郁离场。对此,网上也议论纷纷。

网友们纷纷表示刘博士值得敬佩,并为他点赞

网友: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网友:这才是博士的最高境界,能把纸上谈兵的理论变成现实的才是真博士。

网友:这人真的是搞研究的,才是国家的希望,值得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还有网友直接给出更高评价:又一个韦东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觉得刘博士有些不接地气,应该先解决生存问题。

网友:还没实现理想,请尊重能实现梦想的资本。

网友:自己能生存,再去研究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还有一位自称中科院博士几年的知乎网友说,自己跟刘本良博士是同行,有资格评论几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大意是,刘博士的博士论文确实写得不错,但是毕业后的这几年科研道路确实有些走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要想做出伟大的事业,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如我国伟大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如是说:“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坦白讲,如果从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来看,刘博士确实不算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也不是一个体贴的好丈夫,更谈不上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父亲。

但是,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更何况将人生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人类事业的学者和科学家们。

德国作家普劳泽也曾在《伟人们的弱点》一书中写道,所有在文学、艺术、科学及政界等领域有卓越成就的人物,他们伟大到被万人敬仰,但其实他们也有不少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同时也有很多来自生活的烦恼和忧虑,诸如心理疾病、感情不顺、经济危机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说,即便是要谈理想,至少也应该解决温饱问题吧,这话一点没错。当然,性格偏内向的刘博士实际上也已经对外界做出妥协,要不然他也不会上电视台找工作了。

但是,刘博士视金钱为粪土的价值观,在纸醉金迷的老板们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毕竟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成不了伟大的人,而成为伟大的人必然要承受不合群、不从众的孤独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伟大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唯有负重前行才是正确的方向。

至于他到底厉不厉害,研究到底有没有前途,仁者见者,智者见智。即便是我们不懂,也可以报以尊重的态度。

[每日一问]你觉得刘博士的研究有价值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和观点。

菊以高洁会渊明,吾以文会友。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每天努力码字,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有趣、独特的教育观点。原创不易,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