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白晓卉,今年42岁,工作单位在济南,撒手人寰在威海。她倒在抗疫一线,却没有输给病毒,她是我们的抗疫英雄。年富力强、前途无量、劳累过度、英年早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富力强、前途无量

一、年富力强、前途无量

3月20日6点45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青年泰山学者,山东省援威专家组病毒检验组组长,博士生导师白晓卉医生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经诊断为心源性猝死,年仅42岁。山东省两位大领导都对白医生的去世表达了沉痛的哀悼。

她出生于1980年,42岁已经成为主任技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别的不说,42岁的博士生导师你见过几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工作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在第一档。在整个山东省医学检验领域的专家里面,她是排得上号的人物。如果她能好好地活下去,在退休之前至少还能带出几十名博士。

可惜,这种如果,终究只能是如果。她离世之后,当地的群众和医务工作者们自发站在路边为她送行。年富力强戛然而止,前途无量成了镜花水月。悲!痛!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劳累过度、英年早逝

二、劳累过度、英年早逝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白晓卉医生先后带队支援过北京,新疆,河南等多个省份。在北京,她改造新冠核酸检验实验室的速度赢得广泛赞誉;在新疆,她亲自培训了60多名新冠检测人员。

3月8日,她再次带队出征,赶赴威海,支援当地的核酸检测工作,于3月9日凌晨4点抵达。从3月9日到3月12日,连续4天,她上的都是夜班,坚持高强度工作。每一个夜班,她都是连续6个小时身穿防护服,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从3月9日到3月19日,她在11天之内上了7个夜班。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19日凌晨3点,下夜班之后她返回酒店休息,中午与同事一起吃了午餐,16:48她最后一次微信联系同事。当日23点,同事迟迟无法与她取得联系,便赶到她的房间查看,这才发现她头朝下趴在卫生间的地面上,既无心跳,也无脉搏。

三、同样悲剧,莫再重演

三、同样悲剧,莫再重演

总听到有人抱怨,核酸检测做了很多次,疫情之下,生活工作都变得不方便。你可曾想过,在这一次次核酸检测的背后,有多少医务人员在超负荷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酸检验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只知道等待结果,却不知道有多少人日日夜夜连轴转,每一个人,每一次核酸检测报告上的“阴”字,都来自他们。白晓卉11天中上了7个夜班,其中有4个是连着上的,这是什么工作量?

总听到有人赞颂医务人员无私付出的伟大,却很少听到有人讨论他们的身体健康如何得到保障,几乎没有人提到过医务人员的付出是不是应该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医务人员紧绷的神经能不能有机会得到放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大国担当,咱们的防疫效果值得骄傲。但与此同时,咱们应该想到,坚如磐石的疫情控制背后,是医务人员们超负荷的付出。他们真的太累了。

白医生走得太早,她的身后事如何安排?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怎样能让他们更轻松?白医生是位英雄,这样的英雄值得歌颂。与此同时,怎样降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患病率和猝死率,值得我们一起思考。英雄不该因为离世才被我们知晓,让英雄活着,让英雄活得久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有机会在白医生生前跟她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你想说什么?来评论区说出你想说的话。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