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内部来看,疫情当然是利差,不少中小企业主的收入受影响,员工的收入也可能受到影响。

2、就外部来看,上海疫情反弹的重要原因是上海是入境人流的主要接收地,作为对外的最重要口岸,上海资产的价值是不需要讨论的

防控期间不少新上海人的父母正好在上海,会更清楚外地和上海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有钱人会增加购买意愿,网络的评价对于购买意愿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3、没有被封控的地方说明房价不保值只能是段子,因为崇明千人感染人数排在了第五。

4、感染人数高可能和爆发源头有关,比如徐汇、闵行,但是感染人数低的区一定程度上表现更优秀,市区代表是杨浦,郊区代表是青浦。

5、从数据来看,上海五大新城战略应该加快执行,作为一个整体,五大新城的表现好于市区很多,这和五大新城人口密度没那么高有关,但五大新城本就带有疏导人口的目标。

图:3月23日感染人数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本轮浦东、闵行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医疗资源不够充足,当然官方规划正在加强,例如闵行华漕和浦东周浦都规划建设国际医学中心。

7、社区的整体素质对于房价的影响在居家隔离期间被强化。

体验最差的群租人群如果有购买能力会在疫情结束后加入买房行列,并且很可能在乎人群超过在乎地段。

体验不够好且有购买能力的人群也会产生置换意愿。

总体来说,青年社区的优势更明显。

8、盒马生鲜盒区房的说法以前看来在上海不成立,本轮疫情导致更多人开始思考配送网络的可达性,社交圈的热门话题是买菜问题

9、配套的重要性变差,也可能是短期现象,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的疫情导致别墅类产品走强后来证明不是短期的。

10、如果有什么人着急买房的话,学区房应该是其中之一,疫情期间学区房话题度没有升温,或者可以认为学区房已经趋势性走衰了。

有段子说买了学区房,结果几年也没怎么上,这可不完全是段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匠人上海楼市》,欢迎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