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原的华夏文明就于与周边的各个族群、部落通过战争、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构成紧密且交织的联系网。
随着王朝的兴替,部族的崛起与衰亡,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迁徙、征服、和解、联盟、吞并、交融等一幕幕历史话剧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上演,形成今日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局面。
一个地区由众多不同的民族组成,就意味着那里曾经出现过许多不同民族所建立的国度或政权。
据统计,在中国出现过的非汉族组建的政权就有57个之多。本篇讲述这众多政权之中的渤海国,分析在被辽灭国后,渤海人辗转于周边各国的原因,进而了解我国民族融合之历程。
一. 渤海国的兴亡
1.渤海国的起源及发展
渤海人的组成主要是粟末靺鞨人和高丽人。先是在唐高宗时,唐军平定高丽(高氏高丽),并徙部分高丽人居中国辽西一带。武周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于营州发动叛乱,并联合附近的粟末靺鞨人一同造反。
叛乱最终被平定,粟末靺鞨人在首领大祚荣的带领下,退保辽东。为了抵御武周军的追剿,靺鞨人征集当地的高丽遗民在东牟山(今敦化敖东)筑城而据守。如此,以粟末靺鞨人和高丽人为基础的国度成为了渤海国的雏形。
后来唐中宗复位后,遣使招抚辽东诸部,大祚荣仰慕唐王朝的强大与繁华,表示臣服,并让次子入唐为质。唐睿宗时大祚荣受封为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由此起其国号名为渤海。附近原高丽国的残部,以及靺鞨的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遗民都纷纷加入渤海国。
渤海国的发展主要向东北扩张,先后征服了北方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宋史》谈及渤海国的疆土时称“并有扶余、肃慎等十余国。”,鼎盛时,渤海国占据了今天东三省的大部分。
2.契丹吞并渤海
渤海人偏居东北一隅,极少与西南面的契丹、突厥和中原王朝发生武装冲突,尤其是从渤海文王即位后,开始全面效仿中原先进的文明与政治体制,逐渐淡化了游牧民族骁勇好斗的习性。
但渤海的邻居契丹人,却每天过着刀口上舔血的生活,来自四周的压力迫使他们不断努力打拼,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随着突厥的灭亡以及唐末中原内乱不断之际,契丹人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辽国并四处拓展地盘。
《宋史》记载:“后唐天成初(公元926年),为契丹阿保机攻扶余城下之,改扶余为东丹府,命其子突欲留兵镇之。”,
辽军在阿保机的率领下,于除夕当晚交更时分,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渤海扶余得手,又顺势威逼渤海国都忽汗城。渤海军队久疏战阵,哪里是狼性十足的契丹人的对手,没用多久忽汗城告破,渤海末王投降,宣告渤海国灭亡。
二.亡国后的渤海人四处奔波
1.渤海人的迁徙与逃亡
契丹灭渤海的过程中,对渤海文明及社会体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许多渤海人不愿接受契丹统治,纷纷起来反抗,先后发起了几次大规模的起义并建立了定安、兴辽、大元等政权,但均遭到辽国的暴力镇压。
辽人为了防止渤海遗民叛乱,强制将他们迁离故土,另外也有的渤海人为了躲避辽人的暴政而选择外逃的,迁徙和逃离的方向大致有如下几个:进入金国融入女真族之中,这部分人最多,大约有100多万;
三是投奔高丽,即现在的朝鲜民族中,据估测大概在10到20万人之间;二是南迁中原内地,融入汉民族,这部分的遗民数量相对较少。
2.渤海人在金国
女真族的前身是源自黑水靺鞨,早期渤海国扩张时侵削了不少黑水的地盘,兼并了一些黑水的部落,按说两族是有过牙齿印的。但和渤海人一样,女真人也正在遭受辽国的种族压迫。渤海人的到来让女真人又多了一个同病相怜的盟友。
尽管两族早前尚有未了的结怨,但为了抗衡契丹族,女真人将这些怨恨抛诸脑后,并视渤海遗民为同宗,热情地接待和安置他们。女真人的同化政策令到越来越多的渤海遗民投向女真,其中有些人还在金朝为官,参与武力灭辽的行动。
《辽史》记述了辽末渤海人归附女真的情形:“天庆四年十二月......咸、宾、祥三州及铁骊、兀惹皆叛入女直。乙薛往援宾州,南军诸将实娄、特烈等往援咸州,并为女直所败。”书中所载“咸、宾、祥”三州为当时渤海遗民的聚集地,而“女直”即是“女真”。
3.渤海人在高丽
原唐灭高丽(高氏),与新罗瓜分了高丽领地。公元8世纪,新罗内乱,各地起义、割据不断。918年王建在半岛北部建立新政权,国号亦为高丽(王氏高丽)。新王朝吞新罗、并百济,不到二十年就统一半岛。
高丽国的北部与当时的渤海国接壤,在渤海国被灭前后两国就互有人员迁居的记录。《高丽史》有记,早在公元925年时,就有渤海贵族大和均、大儒范等人先后投诚于高丽。公元934年七月,在渤海国灭亡数年后,原王族世子大光显带领数万人来到高丽。
世子的到来又带动了一大批渤海人到高丽投诚。渤海王室虽然到高丽之后平民化,但高丽政府还是赐予大氏王姓宗族的优待,在之后的高丽史料记载的职官中出现过许多诸如大道秀、大怀德、大公器、大守正等渤海后裔的传记。
据考,朝鲜半岛的陕溪太氏据说就是渤海王室大氏的后裔。
4.渤海人在宋国
至于渤海人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可谓由来已久,《宋史》写道:“渤海国,历唐、梁、后唐,朝贡不绝……”。由于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因此在灭国之后,陆续有渤海遗民选择逃亡到中原。后周显德初年,就有史书记载渤海酋长崔乌斯等三十人前来归附。
之后辽宋相争,边境隔绝,渤海人南下中国之通道被阻断。到了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平定晋阳,移师幽州时,有渤海酋帅大鸾河率部族三百余骑前来归附。太宗授大鸾河为渤海都指挥使。以上这些还是辽国鼎盛时期渤海遗民逃亡到中原地区的情况。
到了辽末,契丹国力逐渐衰落,被后起之秀金国的不断侵削,金国又联合北宋一起攻辽。此时的辽国处于战乱的威胁之中,加上自身的腐化,让国人苦不堪言,地位更为低下的渤海遗民处境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选择奔宋,是出于躲避战祸。
三.渤海遗民辗转于他国的原因
1.政治立场取向
被灭国后的渤海人有两个选择,要么老老实实做亡国奴,要么起来抗争。在辽国残酷的政治压迫下,更多的渤海人选择了后者。虽然渤海人先后成立了几个抵抗组织,但在强大的辽军面前无异螳臂当车,他们需要寻求有力的盟友或靠山来对付辽国。
金和宋无疑是符合条件的国度。金与渤海一样,也是被辽国经常打压的民族,两族走到一起可谓是同仇敌忾。而且金国处偏僻之地,想要发展,急需大量人才,故对于迁徙或逃亡过来的渤海遗民都给予基本的待遇和保障,有才干者往往得到重用。
说起北宋,前期与辽国的关系也不好,为了领土问题动辄兵戎相见。契丹的崛起给北宋带了危机感,论武力北宋一时间无法征服这个强悍的异族,唯有笼络周边的部族对辽形成牵制。女真、王氏高丽都是北宋拉拢的主要对象,而亡国的渤海遗民,也是可以利用的。
当年大鸾河前来投靠时,宋太宗就对他说:“素闻尔国密迩寇仇,迫于吞并,力不能制,因而服属,困于率割。当灵旗破敌之际,是邻邦雪愤之日,所宜尽出族帐,佐予兵锋。俟其翦灭,沛然封赏,幽、蓟土宇,复归中原,朔漠之外,悉以相与。”。
在这段话中,太宗提及了渤海灭国之仇恨,并愿意发兵平辽为渤海复仇。希望在和辽国作战时,大鸾河所统领的渤海部族能够出兵相助,事成之后,宋收复燕云十六州,而漠北归渤海所有。所以说,投向金、宋的渤海遗民,基本都是带着复仇复国的初衷去的。
2.种族与血缘
俗语说“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用亲缘和血缘关系唤醒民族情感的意识,不仅中国有,对于像渤海这样的族群也同样存在。之前提到,渤海国的种族组成主要是靺鞨人和高丽人,故在渤海蒙难时,其国民会优先选择与自己亲近的族群去避难。
在起兵反辽的时候,金国首领完颜阿骨打提出了“女直、渤海本同一家”的概念,以此号召渤海遗民加入反辽同盟。此举得到了许多渤海人的认同,争相归附,为最终兴金灭辽做出了很大贡献。
同理,原为高丽族的渤海人倾向于迁往高丽避难,为的是文化的亲和与认同。《宋史》有云:“渤海本高丽之别种”,对渤海王室的起源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无论王室是靺鞨人还是高丽人的后裔,渤海人的组成当中有较大比例的高丽人是不争的事实。
加上渤海与高丽在朝鲜半岛北部接壤,往来便利,故原高丽族的渤海人向南迁往高丽便顺理成章了。渤海人来到高丽后,得到了善待,政府还专门划出区域安置这些难民。
这一方面是出于对血缘亲族的同情,另一方面是看到渤海被灭,唇亡齿寒之感油然而生,收纳遗民以备不时之需。
结语
从渤海国灭亡后其遗民迁徙的状况来看,推动中华民族种群融合的主要因素为战争。因为战争,加速了各王朝和部族自身的兴亡的历程;因为战争,让万千民众丧失家园,流离失所,被迫走上迁徙逃亡之路;
因为战争,让亡国的遗民必须重新选择政治立场和政治取向,进而又推动了历史的车辙向前行进。在中华民族发展到高度和谐,中华各族文化能够充分包容,相互促进的今天,愿战争永远消亡,全民都共同拥有一个能够通往幸福之道的政治目标。
参考文献
《宋史·列传·外国七》
《契丹简史》
《辽史》
《渤海遗民在韩半岛的定居过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