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智造”盛行的时代,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赛道上打得火热。近两年“智能辅助驾驶”、“高精地图”、“激光雷达”、“自动泊车”、等多个生僻词频繁出现在各大车企的宣传稿中。其中,高精度地图对我们来说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在日常出行中会使用到的导航地图,陌生的是这个“高精确度”到底是车企给出的噱头,还是应用过程中大有作用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我们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高德地图为例,它需要为我们规划路线、给出当前路段交通路况等。但是,旁边有多少车辆、有多少条道路、和四周车辆之间的距离都需要依靠肉眼去判断。而自动驾驶就是取代这一块,依靠系统分析和激光雷达进行。

驾驶员需要了解的道路宽度、车道数量、不同车道的交通规则、车辆距离变动等数据可以依靠高精确地图进行实时变动。即使是信号微弱的地下车库,也能提供车位布局图,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寻找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普及高精地图,毕竟多了高精地图后,成本就上去了。事实上,高精地图还是有必要的,不仅能用在停车场上,还能用在日常导航当中,其能预测前方地形,甚至能知道你是在哪条车道,从而做出最好的选择。相信重庆的朋友深有体会,在复杂的地形面前,普通导航系统充满了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高精地图在汽车领域已经有不少的应用例子,以目前智能辅助驾驶比较领先的小鹏为例,其高速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是基于视觉、高精地图、GPS、IMU、轮速仪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得以将城市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小鹏P5还拥有城市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该功能适用范围从高速、城市快速路拓展至与高速连接的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并且拥有红绿灯路口通行、城市路况超车、定制化跟车、环岛通行等多种能力,可谓是20万级别智能汽车中的科技“天花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来讲,高精地图是大势所趋,高精地图加上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能更好地增强智能辅助驾驶的能力和安全的冗余,即能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精确度提升也就意味着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加。前段时间,国内媒体透露相关部门对L3级乘用车辆有条件允许上路。这也就意味着,自动驾驶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