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等来的“万水千山”。
随着“明侦宇宙第一男团”NZND回归,《大侦探7》的进度条已经过半。但不论目前7.6分的豆瓣评分,还是本季案件的出圈程度,新一季的表现似乎均不如往常。
今年之前,《明星大侦探》作为国内推理综艺的常青树,每季都保持着高热度和高口碑,前六季总播放量已突破250亿,平均豆瓣评分保持在8.8,在“综N代”中实属罕见。一定程度上,《明侦》还催化了国内剧本杀行业的发展。
从2016年开播至今,《明侦》用六年六季72个案件,以及2档衍生综艺、3部互动剧、2场线上演唱会以及2家线下旗舰店,使“明侦宇宙”初具雏形。在这个宇宙中,大家拥有统一的价值观、故事线、关系网和梗文化,且形成了自己的“社区”。
今年《明侦》遭遇了重大变动:常驻嘉宾撒贝宁没有如期回归,控场的重任落在了何炅一人身上;导演何忱也带着《明侦》核心制作团队出走,成立了新公司“侦侦日上”,新团队接手仓促。
在其他平台纷纷入局推理赛道时,这些变动或许会给《明侦》带来打击。如今,走到“七年之痒”的《明侦》,是否还能讲出新的故事,守住属于自己的宇宙呢?
宇宙源起:国内首档推理综艺的诞生
2014年,国内流媒体平台竞争愈发激烈之际,湖南卫视决定将金鹰网和芒果TV两大平台整合为“芒果TV”。同年,导演何忱正式入职芒果TV,成为了当时节目制作部的001号员工。
芒果TV在创办之初,就将重点放在自制内容以及延伸的全产业链运作上。2018年,芒果TV 总裁蔡怀军曾在广告招商会上提到芒果的顾虑,“如果我们冲着BAT去做,就会陷入他们的商业逻辑和盈利模式。”
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以及芒果系对“差异化”内容的追求下,何忱看中了韩国JTBC的深夜档综艺《犯罪现场》。这档节目在韩国的定位是严肃的推理游戏,收视群体基本为高端的推理迷。
自2013年开播,《犯罪现场》就因新颖的模式和精良的制作受到国内许多制作团队的关注,但因执行难度太大,受众有限,迟迟没有人引进。何忱提案时,芒果TV内部许多领导及资深制作人普遍不看好。
但何忱通过对市场的观察,隐约感到该类题材在国内会拥有一定的网络受众。那一年,《心理罪》《无心法师》等悬疑题材网剧热播;电影《唐人街探案》也以8.23亿票房成为当年元旦档冠军。“如果在这个时间进去,也许能在这个小众的市场培养大批新用户,让它成为大众。”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何忱很坚定“如果让别人做第一个,我们会觉得很不爽。”
但在此之前,节目需要先适应国内土壤。拥有长期综艺经验的何忱认为,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首先是有趣,尤其是背靠湖南卫视的芒果系受众,更是如此。
“湖南卫视为什么当年做得好?就是因为‘快乐中国’的口号”,因此,何忱不希望它是一个严肃的小众作品,而是人人都喜欢看的东西,她认为“好玩儿、综艺一定是当下中国观众的第一消费”。
因此,节目组将《明侦》定位为“明星推理真人秀”,设置“30%剧情+40%搞笑+30%推理”的黄金比例,希望能兼顾推理迷和搞笑控两拨观众,降低节目的观看门槛。
在节目还未做本土化前,何忱先敲下了综艺感、控场能力、反应能力都很强的两位MC何炅、撒贝宁。何忱认为两人相爱相杀的感觉,既能带给观众需要的综艺氛围,又不会缺少“智商对决”的高光时刻。
在后续的本土化设计中,何炅、撒贝宁也给出了许多针对性建议。“何老师建议我们一定要考虑趣味性。而在案件设计上,撒老师建议,案件一定要注意强化游戏设计,保证案件不可在现实复制。”
基于此,节目中的很多道具都看起来很“廉价”,名字也简单直白,比如“一喷即晕”“一针即死”等等,这些起名方式和道具的呈现方式,后来反倒成了《明侦》的特色。
节目包装上,《明侦》也以好玩、有趣为原则,手绘漫画开辟了独特的视觉风格,时下热梗运用其中,这些举措削弱了推理综艺过于严肃的氛围。网综起步的年代,《明侦》的网感成了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但对于一档推理综艺来说,严谨的推理仍是根本。写出综艺语境下的推理剧本,也是项目中最难的部分。在剧情真人秀发达之前,国内并没有职业的综艺编剧,《明侦》团队没有可参照的坐标,因此走了很多弯路。
团队先是请来了多位擅长悬疑推理题材的编剧撰写剧本,但因影视与综艺的叙事逻辑不同,双方经过两个月的磨合,还是没有收获理想的结果。之后,节目组通过网络招募了一批“能人异士”,其中有推理爱好者、推理出版社前主编、推理故事写手等各种身份的人,共同摸索出了“推理真人秀”的叙事技巧。
第二季结束后,节目组曾在采访中透露过剧本创作的大致流程:提案、写故事、拆分人物对应逻辑链、攻防演习,每个剧本都要花费2到3个月。其中,攻防演习就是30多个核心成员坐在一起“吵架”,“要保证30多个人当中80%的人接受这个设定,基本上意味着大量的观众可以接受这个设定”。
第一季节目播出后,全网播放总量突破8亿,在豆瓣收获了9.3分的高分。很多观众对节目的嘉宾阵容、后期包装以及推理环节的严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彼时,国内明星推理真人秀还处于蓝海,《明侦》以小博大迅速开拓了推理综艺市场。在点燃观众推理热情的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有人在豆瓣中创建“明星大侦探”小组,便于同好讨论。
有限宇宙:《明侦》的衍生宇宙
第六季收官时,当撒贝宁翻开《甄的不要》手册,六季以来的每个“凶手”都出现在其中,上演了一场大型回忆杀,“明侦宇宙”的概念也正式被官方推出。
不过,“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其实节目组对“明侦宇宙”的开发,很早就开始了。
2017年,芒果TV正式推出工作室制度。此时,“小盒子工作室”已经拥有了三位制片人以及三十多位编剧,团队人数是第一季的两倍。人手的扩充给了团队踏足新领域的底气,何忱认为,那些不适合用综艺讲述的故事,也许可以放到剧集里。
2018年正值互动剧风口,在《明侦4》上线前,节目组推出了互动微剧《片场谜案》。故事是以老玩家吴映洁所扮演的鬼明星离奇死亡为开头,观众通过点击收集微剧中所给出的线索,进行案件分析,并在六位嫌疑人中找出真凶。
因为有《明侦》系列的热度基础,节目组的首次尝试就收获了很高的参与度。官微数据显示,有超过10万人线上提交了案件报告,微剧中的几个道具账号也收获了15万粉丝。
《片场谜案》的成功,预示着“名侦宇宙”影视化道路正式开启。之后两年,小盒子工作室连续推出了两部互动剧,分别是6集的《头号嫌疑人》和20集的《目标人物》。不仅体量变大,模式上也从由单元剧转化为连续剧。同时,团队时刻遵循“明侦宇宙”的设定,互动剧中的人物后续也出现在了《明侦5》中。
这一年,团队还做了另外的尝试。
小盒子工作室的何舒上岗,成为《明侦4》的新导演。同时,何忱带领团队推出了另一档由吴磊、张若昀、马思纯、韩雪、大张伟、张天爱、黄明昊常驻的台播综艺《我是大侦探》,完成了网综向台综的跨越。
不过,或许因为上星的局限性,《我侦》的推理情节过弱,使得看惯了高能烧脑推理的明侦粉丝难以接受。同时,全新的嘉宾阵容显然与节目还处在磨合期,某些嘉宾欠佳的表现,让节目在豆瓣只收获了6分。
何舒曾在采访中表示,《明侦》既是网络节目,也是产品,需要多方位开发。因此,运营明侦IP需要“主体+衍生内容”,使其多元化产出。
在尝试了互动剧、台综之后,2019年,团队受到工作室旗下另一IP《密室大逃脱大神版》的启发,推出了明侦系列的衍生节目《名侦探学院》。
这档节目最初依附于《明侦》出现,多位素人通过PK来竞争《明侦5》中侦探助理的位置。参加节目的侦探助理候选人是蒲熠星、周峻纬、唐九州、齐思钧等形象与脑力兼备的年轻学霸,他们之间的高智商对决,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许多网友将《名学》命名为“学霸的游戏”,该节目第一季便收获了9.0的评分。
之后《名学》以每年两季的速度出现,至今共播出五季,豆瓣评分均保持在8分以上。不过,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拥有了独立的内容形式和自己的粉丝群体,“名学”甚至有望成为新的IP。
“它的画风和关键的元素,比如会有高智商推理、PK和竞争,与《明侦》是相似的。”何舒曾表示,同时《名学》里的学员还是会在《明侦》中出现,“这种连接应该不会中断,但也不影响它独立行走。”
2020年底,“明侦宇宙第一天团”NZND男团,开了一场名为《NZND顶牛演唱会》的线上演唱会。
演唱会上,所有到场嘉宾都以“明侦宇宙”中的角色出现,比如由《名学》嘉宾组成的南波万男团,由甄漂亮、吴高音、蓉wink组成的“YCYU女团”等等,表演内容也大多围绕以往案件涉及的情节、主题,演唱会中,魏晨饰演的魏高管演唱了和鸥空姐的定情曲《成全》,成为整场演唱会的高光时刻。
演唱会单片首次开启的单点付费,在当时引起很多粉丝不满,指责团队“吃相难看”,但好在演唱会内容、情怀兼具,后续也有很多观众表示值回票价。同时,演唱会带来的收益也很可观,“节目在上线15天实现投入产出比超500%”,何忱在采访中透露。
今年在《明侦7》上线前,节目以同样方式推出《侦心侦意新春演唱会》。“我们发现音乐是一个很重要的记忆点,再加上需要为每年做演唱会进行一些储备,我们会越来越关注于音乐,把音乐作为一个线索去贯穿。”同时,对于IP开发来说,演唱会是一次将“明侦宇宙”人物集合展示的机会,也是展现情怀的一种方式。
某种程度上,《明侦》的出现也许带动了国内推理热潮,近几年,剧本杀逐渐取代密室逃脱、狼人杀、杀人游戏,成为年轻人最爱的社交活动之一。借着这个风口,《明侦》将触角延伸到线下,去年,在上海、长沙两地建立了芒果M-CITY旗舰店,粉丝可以到店体验节目同款场景,体验实景剧本杀。同时,在店里还能买到明侦宇宙相关周边。
在国内,没有一档综艺节目真正做到了IP化。而《明侦》通过衍生综艺、互动剧、线上演唱会等内容矩阵,加之线下旗舰店,建造了“宇宙”雏形。对于国内综艺市场来说,《明侦》成为了一个可考样本。
宇宙中心:明侦“社区”文化的形成
“众所周知《明侦》是部连续剧”,这句话常被节目粉丝挂在嘴边。
《明侦》区别于其他真人秀节目“单元剧”的模式,《明侦》的案件之间充满联系。随着节目期数越来越多,有些案件甚至形成了系列。比如,NZND男团系列、《冲不上的云霄》系列、《都是漂亮惹的祸》系列等等。
复杂的故事线,也使“明侦”逐渐形成了人物关系网。何舒介绍称,“团队在做每个故事时,都会留一点延展空间”。因此,任何案件中出现的人物,都可能在未来形成独立故事线,或者在新案件中与新角色产生联系。例如,《明侦6》中,勋包子投资名单中的魏来,就曾是《明侦3》里梦想“30岁前赚够一个亿”的魏来。
此外,“明侦宇宙”中,诸如医生梅毛冰、嘿嘿嘿侦探社这样固定的虚拟NPC,也加强了观众对“明侦宇宙”的认知。
同时,“明侦宇宙”也不段通过案件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人文关怀,使其具备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每一集都会围绕当下的社会议题展开,例如,《请回答1988》反对家庭暴力,《深夜麻辣烫》关注儿童走失,《忘忧杂货铺》聚焦微笑抑郁症等等。
此外,《明侦》常由小爱上升至家国大爱,第六季《芒城风云》中有识青年“愿以吾血浇吾地,换山河如故”的悲壮;本季《宰相请点灯》的“南城三公子”许下“护家国安宁”和“荡尽天下不平之事”的壮志,都将《明侦》的立意上升了高度。
正向的价值引导,成为了“明侦宇宙”精神的核心,也是吸引大批观众不断追随的原因之一。
同时,《明侦》嘉宾与观众共同造梗,某种程度上,也形成了明侦的社区文化。
例如,节目中撒贝宁因常投错凶手,拥有了“撒明灯”的称号;白敬亭擅长破解密室机关,被观众称作“密室白”,而这个头衔后来出现在官方花字中。还因贡献了“那是另外的价钱”破圈层的爆梗,至今还常被人提起。节目中的梗,最后都成为了节目组、嘉宾与粉丝之间的“黑话”。
《明侦》 常常能挖掘出嘉宾的另一面,白敬亭、张若昀、魏晨、吴昕等艺人也通过在节目里的良好表现,提升了国民度和路人缘。
例如,过去观众对魏晨的印象局限于快乐男声,而在《明侦》中因不断输出金句,接出爆梗,获得了“魏梗王”的称号;吴昕在《明侦》中出色的逻辑推理能力,甚至一定程度消解了节目外的负面评价。
不夸张地说,在《明侦》中受到观众认可的嘉宾,都会获得一层天然滤镜。
六年时间,节目积累了大量忠实观众。豆瓣上,“明星大侦探”小组已经拥有了16万组员;微博上,同名超话粉丝也达到90万人,发帖数量近14万。
在豆瓣小组中,有组员自发制作嘉宾投票贴、最佳案件投票贴,并梳理案件排名;有人梳理每期节目的故事线和金句;在B站,还有观众制作了“明侦宇宙”最全关系图,梳理了前六季所有人物关系;在本季口碑下滑后,还有网友发帖,详细汇总了本季节目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B站up主@一颗萱草 整理
某种程度上,是节目组与观众共同打造了“明侦宇宙”。
中心的坍缩:人员出走 质量难保?
虽然“明侦宇宙”初具雏形,但今年常驻嘉宾撒贝宁的缺席以及核心制作团队的出走,对“明侦”无异于宇宙中心坍缩。
本季《明侦》的豆瓣评分创新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变动带造成的影响。从社交平台的观众反馈来看,今年《明侦》过于重视剧情,导致剧情与推理比例失调;多次出现靠玩家自曝,来推动进程的情况;总有嘉宾拿到“上帝视角”的剧本,导致每个人的游戏参与度相差过大。
坚实、优质,经得住观众反复咀嚼的内容,才是“明侦宇宙”能够形成的核心原因。但当内容出现问题,相当于“宇宙中心”出了问题,讨论其他便无意义。
其实,早在《明侦》四、五播出时,内容问题就已显现。案件套路化严重,逻辑经不起推敲,节奏拖沓等问题,一度影响观众的观感。尤其《明侦5》第一期播出时,先让观众欣赏了20分钟钢琴表演,最后这段表演在豆瓣只换来了7.3的评分。
此外,流量明星扎堆,也曾让《明侦》遭遇大范围的口碑危机。
第四季中,黄明昊、谭松韵、林更新等人在节目中的表现,遭到了观众不同程度的诟病。流量明星的出现,也让弹幕失去了往日针对案情的讨论氛围,大批的嘉宾粉丝入侵刷屏,引起老粉逆反。不适配的嘉宾让节目质量大打折扣,评分首次掉下9分。
何忱曾正面回应过更换嘉宾的问题,相比观众期待的“何撒白鬼鸥”的阵容,节目组更期待有新人“搅局”。因为许多老玩家经过几季录制,已成长为高能玩家,熟悉节目组的套路,配合默契。
何忱担心长此以往,会让观众失去乐趣,新玩家的加入或许能打破这个局面“如果一直在我们掌控范围内就失去了博弈的乐趣,我们希望有不同的人进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不可预期的东西,这样大家才能保持一个兴奋的状态和玩的状态。”
从节目制作的角度看,这确实是为“综N代”保鲜的一种方式,节目组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本季嘉宾虽然缺少了撒贝宁,但每期阵容基本以老玩家为主。而老玩家对于节目组的熟悉和彼此间的默契,损失了一部分看点。
有资深老粉告诉毒眸:“这一季每期搜证时都能感觉出,老玩家已经很清楚节目组可能会把证据藏在哪儿,已经搜出经验了,反而降低了案件的难度和观看的乐趣。”
今年,在人员大幅变动的情况下,能看出仓促接手的新团队,尽可能地为保证质量做出了努力。不论是变换营销方式,利用玩家自身人气带动节目破圈;还是尽量保证老玩家的录制频次,以弥补撒贝宁的缺席对观众造成的冲击;亦或是在案件推理难度降低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其立意的深刻,但仍然难掩疲态。
去年,爱奇艺“迷踪季”,一口气推出了三档推理综艺;今年腾讯视频也将在推理赛道大展宏图,摆在《明侦》面前的路显然是艰难的。未来若想要像撒贝宁在《NAND顶牛演唱会》上慨叹的那样,继续“在这个节目里跨过万水千山”,恐怕团队还需再接再厉。
文 | 李清莉
编辑 | 张友发
参考资料:
靠30个女人市值涨了200亿,行业里凭啥只有它最赚钱? 天下网商
六季“明侦”,宇宙成型? 骨朵网络影视
「明侦宇宙」成型记|专访制片人何舒 壹娱观察
芒果TV工作室制度的管理革新 广电独家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湖南从上到下每个人的状态”——专访《明星大侦探》总导演何忱 广电独家
热门跟贴